第6回 戴桐城入职进校园 王1然引荐程贝贝



(一)

刘大美上访的隐患顺利排除,霍果与刘本发特别高兴,在大会小会上对戴桐春一顿表扬。戴桐春再去乡里开会或者办事,看门的老李头笑着迎出来,“功臣来了,功臣啊!”从前,可不是这样,老李头的谱大得很,想进乡政府大院,得看他的脸色,脸一沉,问这问那,临了,还说,“我跟领导汇报一声,看看领导有没有空闲……领导忙得很,当兵的无能,当官的受累啊!”电话拨通后,如果那头领导答应,老李头这才放人进去……

戴桐春心里美滋滋的,回家对老婆曹玲玲更是声声道谢,炕上抗下倍显亲昵。他还托人从沧海市最大的服装城给曹玲玲买来了高档的外罩。曹玲玲当然高兴,更显勤快,每天变着花样给戴桐春做好吃好喝的,每天打扫这打扫那闲不下来。晚上,更是破天荒地给戴桐春烧热水洗脚,戴桐春受宠若惊,哪里肯让曹玲玲下手。他夺过来洗脚盆,便把曹玲玲的白笋脚按将下去,一边给曹玲玲洗着,一边温情脉脉。欢喜得曹玲玲咯咯直笑。戴桐春告诉曹玲玲,他不累了,就有时间专心造小人了——他还不知道自己有功能障碍。“能干成事,怎么就怀不上呢。”有时,他也嘀咕几句,“咱俩检查都没问题,是不是耕种不用心?!”

曹玲玲没有把两个人的检查结果给戴桐春看。她要保护戴桐春,一个村干部的自尊心不能有丝毫的伤害。至于孩子吗?抱养,或者……想着想着,曹玲玲脸红了。

瞅准时机,曹玲玲跟戴桐春讲,,抽机会跟乡里说说,能否帮戴桐城找个工作。戴桐春便记在心里,赶上去乡里办事,遇到霍果与刘本发恰好在一个办公室,就当面锣对面鼓地说了说。

“没问题。”霍果跟刘本发一商量,城里的一个综合性实业集团,正好在乡里征地,问问他们是否有岗位。“我有个民办学校,下周就让他进城报到吧。”集团董事长高庭楷爽快地答应,“去找王校长,让她安排安排。”

戴桐城听到这个消息,自然高兴,趁着戴桐春去乡里开会,找到曹玲玲表示感谢。“用什么谢?”曹玲玲狐媚着双眼,低着头,涨红着脸,手指一个劲地拽拉自己的衣裳角……戴桐城顿感燥热,却迟迟没动,“你是我嫂子……”他时刻提防外面刘大美的喊他回家的声音……

“磨磨唧唧的。叔叔和婶婶都下洼干活了,东南洼,远……晌午歪才能回来。”曹玲玲锁好院门回到屋里,猛地把戴桐城推到炕边。

“好玩才是嫂子,好吃还是饺子,嘻嘻……”说着,脱下上衣压在戴桐城身上,两团圆鼓鼓往戴桐城嘴边就靠……戴桐城双手搂了曹玲玲,就势一滚……“那块是你哥哥新买的布头,白颜色几朵小梅花……铺吧,早污染了……”曹玲玲轻轻拧了拧戴桐城耳朵,“沾到别处洗不掉……”

……看着醉态万分、姿态百千的曹玲玲,刚完成激烈肉杀的戴桐城侧着身,却生出罪恶感觉。他坐起来,默然无语。

曹玲玲也坐起身,双手抚摸着戴桐城的耳廓,自言自语道:“结婚十年了,也没怀上,要是让你给种了也好啊……都是老戴家的种!”

戴桐城心里一惊,心里五味杂陈……

(二)

戴桐城卖了卡车,还上了欠款,还剩下点钱,去城里各个售楼处转转,还不够交首付,就存了起来。看着天还早,他就沿着运河岸边溜达。堤顶路上,风风火火地过去了一支大铁驴骑行队,

每个大铁驴上还装着铃铛,叮叮当当煞是好听。

时代发展了!民间曾经的超级加重的自行车大铁驴竟成了玩具。它没有车梯(支撑自行车站立的腿),都是靠一根粗棍子斜插中间靠下的地方,拄着地,使它保持平衡。普通的大铁驴能够装载二三百斤。一般都是在后架上横担一幅筐。大铁驴都是能工巧匠们的杰作,他们利用自行车部件进行组装——攒起来的!“养家糊口的大铁驴成了闲逛的时尚品。”戴桐城暗暗称赞,“生活真是越变越好。”

戴桐城继续北行,发现一块硕大的石头上,镌刻着“元明清盐厂遗址”的字样,背后几行小字:历代长芦盐运司用以堆贮生盐,掣放配送熟盐之所,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日本使者策彦周良记载到:“门前盐包多了,不知几千万包,一包每四人掣之”。过去那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不见了,矗立着一排排楼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