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二.六、几番探访不虚行(5)游船-第3/5页
很快的,陆陆续续的又有人上船,大概能坐三四十人的船很快就要坐满了人,也有些游客像是不太中意余下空座的位置,在船边转了一圈就离开了。
似乎过了好一阵,船才开动了起来,紧接着就传来讲解的播放:各位游客,欢迎您来到十里秦淮,您现在所乘坐的画舫都是仿照明代风格制造的,每当元宵节南都人习惯来这里游玩赏灯,这种风气在明代就已盛行,据说明朝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当他来到秦淮河畔,看到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亭台楼阁,风景宜人,随口说了句:“惜河中缺游船”。皇帝开了金口,左右就连夜差人赶造画舫,以博取皇帝欢心。从此,秦淮画舫成了这里的一大特色。尤其到了中秋佳节时分,更是河上水灯万盏齐放,两岸龙灯飞舞,通宵达旦,真可谓“秦淮灯火甲天下”,而南都也有“家家走桥,人人看灯”的民谚……
“你们有没有觉得有些凉?”范小凡凑向前问了声。
“是有点儿~~~”王建伟和刘静都有同感。
“呵呵~~~正好~~~”范小凡说着,自己就嬉笑起来,“搞点酒暖暖,嘻嘻~~~”
“呵呵呵~~~”,刘静跟着笑,道:“你这个理由~~~呵呵~~~说得是不是太刻意了?自己都忍不住了吧?~~~”
“给我来点干白吧——这桨声灯影的秦淮河上,听着这么多才子佳人的故事,可是要来口酒喝,刚才不是说‘夜泊秦淮近酒家’嘛~~~”
小口的嘬着酒,坐在穿行于两岸灯火和碧波的画舫中,秦淮八艳的故事一个个听下去,倒还真的挺有韵味。
河水干净清澈,两岸雕梁画栋,白墙黑瓦的古建筑不断映入眼帘,建筑上的灯光和屋檐下的灯笼倒影在秦淮河水中,让王建伟有点恍惚,想象着这‘十朝古都、六朝金粉’的曾经——这就是古都的魅力,所感的事物,绝对不止于眼前。
水光潋滟秦淮柳,桨声灯影画中游!
——微风拂过,眼前的灯火虚幻加上耳畔不知是哪里传来的古琴弹奏,王建伟忽然感觉到一种恍如隔世的迷离——岁月在秦淮河里流淌,而自己当下就在这秦淮河中荡漾,岁月流去了古朝的风情,竟流成了当今的绝唱,‘八艳’虽然不在,却留下了这一河两岸的风情;没了旧时的‘金粉’气息,却把这般繁华中的柔情传承——王建伟不由得感慨起来,喃喃的道:“锦瑟微澜棹影开,花灯明灭夜徘徊。一池春水胭脂色,流到前朝梦里来。”
刘静淡淡的抿了一口酒,道:“我倒是觉得,如果用‘一池’的话,不像是秦淮河,应该用‘一江’~~~”
“嗯~~~”王建伟点了点头,“后边的要么改成:流到六朝梦里来”
“每次我来坐船,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另一首来~~~”,然后,凑向王建伟,淡淡的问“你能猜到吗?”
“额~~~不会是有些伤感的吧?!”
刘静慢慢地道:“秦淮桨影泛轻舟,万古风云不忍留;几曲离歌谁入梦?匆匆碧水——不回头~~~”
……
接下来的两天,王建伟除了电子市场里的周林前和江宁的学成商社、暨阳的‘通联’电脑,其他的几家都拜访了一遍,虽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收获,但几家也都表示出了兴趣,至于具体的合作方式或经销模式,也都没有明确下来,需要再进一步的探讨。
王建伟在吃饭的时候刻意留心关注了一下这些地区的葡萄酒产品情况,想想既然是‘顺便’的事儿,就索性做得再详细一点,就又转了几家较大型的超市,凭借自己之前做商贸的工作经验,和几家超市里葡萄酒专柜的‘理货员’聊得倒是很‘熟络’,甚至有两家的工作人员误以为王建伟就是某家葡萄酒企业的业务人员过来调研市场的,很是热情的在产品价格和口感,以及促销政策,乃至包装上提了些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