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我整不死你-第3/5页
周浚恪豪气的挥手道:“花不了多少钱!我跟你们说,庄子马上就开始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就拭目以待吧。”
刘羽扬泼冷水道:“我对你的手段有信心,但这几天你可能不会如愿,你绝对躲不过去。你不了解那群大臣的厚颜无耻,他们要是找不到你,绝不会发生你想的那种,悲愤自绝的事情,但他们会找陛下。”
什么鬼?他们还敢去告状?
周浚恪都惊到了,你们还真是刷新了我三观的下限。就这还自诩文人墨客,个个觉得自命不凡有经天纬地之才。
就你们这作为和德行,注定居了高位也是国贼啊。
“爱咋咋地,啥时候找到我,啥时候再说,能多骂一天是一天。”周浚恪睚眦必报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个人均是一阵无语,你真是一丁点机会都不愿意浪费,可这不疼不痒的有啥意思啊?
周浚恪不在乎,也一点不着急,能恶心他们一下也是件开心的事情。
反正在这个局面下,他们根本伤害不到自己,剩下的随便他们折腾,谅他们也不敢再折腾。
因为故事里面讲的清楚,把他们得势时的咄咄逼人和利益熏心,描绘的深入人心,生怕慢一步就挣不到这笔白捡的钱。
也把他们赌输后的气急败坏、影顾自怜和卖惨哭穷,形容的入木三分。
也让听众们了解到,这群人所谓的清贫,只是演戏博取同情,最终的目的就是不想愿赌服输。
可见人品如何!
古代社会,很注重口碑和德行,汉朝是举孝廉为官。李朝则开创了科举,取士的同时,更重视生员的忠义之心。
安朝沿袭了李朝的科举制度,也吸纳了对官员孝廉和忠义的看重,同时又多了一样德行。
虽然在周浚恪写的故事里,所有欠款人全是以擦边的官职代替,没有指名道姓。
但骂谁,谁知道,同殿为臣的同事们也清楚,这心里的滋味不好受。
找周浚恪理论一番吧,算是不打自招,还容易自取其辱。毕竟人家没提你姓名,你还真是欠钱不还。
而且最后致命的是,说书人最后给了交代,说七日之后还没有兑付赌约的,欠条直接贴城门口,让全城人观瞻。
这哪是观瞻,这是鞭尸啊!
所以这群人才这么着急给钱,真要是七天后被贴在城门口,那苦心经营的人设就毁了,自己这辈子也就完了。
现在只是被陛下厌恶德行不端,让大臣们嘲笑鼠目寸光。
等贴出去了,那就成了全天下的笑柄了,未来别说升迁了,不提前卸任归乡就算烧高香了。
相比这群热锅上的蚂蚁,作为全书唯一一个有名有姓出场的卢谦海,此时已经疯魔了,书房里能砸的都砸遍了。
砸不动的,也丢在地上,不解恨的踹上两脚。
更可恨的是那几个混蛋,当初堵上门讨主意的是他们,现在埋怨自己的也是他们。他么的还特意登门来抱怨一番,真是气煞老夫。
“大老爷,老太爷唤您过去。”门外传来了管家卢金水的声音,一连喊了几遍。
卢谦海慢慢放缓了动作,颓然说道:“知道了,我稍后过去。”
这次的风波,其他人是前途未卜,自己则是前途尽费。多年积攒的声誉,也毁于一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