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识三国 第24章 苏不韦
在左冯翊走走停停,兜了大半月后,张猛一行人终于进入了右扶风地界。
期间,谢敏做了两首短诗,让张猛见识到了一点文才,不过还没能看出更多的政治才干。
平陵是张猛在右扶风世家之旅的第一站,这座县城得名于汉昭帝的陵寝,其中有张氏的世交苏氏,也就成了张猛拜访的首选家族。
而今苏氏的族中翘楚苏不韦三十有二,表字公先,年龄比张猛大不少,但张猛有辈分的优势,故两人以兄弟相称。
“苏兄,猛自幼便从父兄那里听闻扶风苏氏累世清名,刚正不阿。今日能得登临贵府,真是吾之荣幸!”
“叔威,自接到你家长传信,吾候汝久矣!今日一见,果然是一表人才,青年俊秀!来来来,咱们坐下说话。”
两人一番商业互吹后,张猛倒没有立马入席,而是将妻杨芷和友谢敏、周旭介绍给苏氏众人,再由苏不韦介绍了其余的苏氏子弟后,才依次分席入座。
落座之后,按照世家礼仪,张猛还得先行问候一番。
“长久未见,家中父兄常有挂念,请问苏兄族中长辈皆无恙耶?”
“劳君父兄挂怀,吾家长辈善毋恙,皆安康。”
“善!在下伏愿君族长者良苦事,起居毋它,长寿康健!”
“叔威心意,吾必相告族老,在此代为感谢。吾亦闻尊上已年逾古稀,不知可强酒食,适衣裘乎?”
“有劳苏兄问候,家父足衣善酒食,寝居皆无恙。”
“长者高寿,吾辈之福。伏愿尊上得毋有它急,万年餐食如常!”
“苏兄祝福,猛代家父感激不尽!”
双方相互问候了对方族中长辈的身体健康、饮食起居、衣着冷暖等情况,再表达了自己的祝愿和感激之后,这才正式进入话题。
关于这苏不韦的名字,倒是有意思。
秦汉时期,人们以单名为贵而轻视双名。所以大家耳熟能详的这些三国历史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都是单名,甚少有两个字组成的双名。
苏不韦,显然是姓苏名不韦。
苏家作为世家大族中的一员,苏不韦的十世祖苏建在前汉武帝时期就是右将军,祖父辈的苏章更是汉安帝、顺帝时期的名臣,两千石的高官,这样的一个官僚家族怎么会给孩子取这么一个轻贱的双名呢?
况且,“不韦”这俩字怎么听怎么看都觉得有些别扭。
按照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中的解释:韦者,相背也,也就是违背,违反的意思。既然这个“韦”字带有贬义,那在前面加个否定的不,就变成了不违背。
看上去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可士族都是有文化的人,干嘛要做这种脱了裤子放屁的事呢,“韦”字带了贬义,换个字不就不行了?各个家族排字辈的时候都知道刻意剔除避开这些带贬义的字眼。
事实上,秦汉时期,凡是士族出身的人给自己的孩子取了双名,都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个普通的双名,这背后往往都有一个算命先生的故事。
像不韦两字,战国晚期大名鼎鼎的秦国丞相吕不韦就用了这个名字,这是因为有算命先生在他出生的时候,告诉他老爹这个人将来会死于王命。
吕不韦老爹一听,这死于王命,肯定是因为违反了国家法律,或者违背了国王意志。
为了避免这样的命数,所以就给孩子取了不韦这个名字。吕不韦他爹就是希望“不韦”俩字能提醒这个孩子将来别干对抗国王法令的傻事,也希望能通过这个名字能在冥冥中改变孩子的命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