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夜市的女孩



    90年代的县城街景,远没有2010年后不夜城的漂亮。

    有的只是点点霓虹,白炽路灯的光芒驱散黑暗,为忙碌的越山人照亮着模糊的远方。

    越山市山多地少,没有大型工业的用地基础。

    好在越山人敢为人先,改开之后,民营经济已经占到区域内的主体地位。

    家庭式工业作坊八十年代的越山兴起,袜子、手套、窗帘等这些轻工产品很多都在每家每户的家庭式作坊产生,作坊工厂的产品制作分布让农户代工。

    作为从这个时代过来的人,周辰安清楚地记着小时候用一根筷子翻劳保手套的经历。

    这个年代中,越山边上的暨阳县应家镇上家家户户都有织袜机,小孩放学后做完作业,就开始帮着大人翻袜子。

    这些轻工产品的价格极为低廉,架不住需求巨大,为家庭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看着街边一排的灯光,网络经济没有兴起的时候,夜市是非常红火的。

    周辰安在夜市逛了下,袜子五元三双那是常价,乡下作坊拿货很多都是六七毛一双,而不算人工成本不过四五毛钱,他姐夫家就是做这个的,这利润率可以让所有环节共赢。

    夜市上的熙熙攘攘,杀价声不绝,这样的场景远比网络经济双十一那高到离谱的数字更有生活气息。

    逛着夜市,享受着这个年代的生活气息,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在叫他的名字。

    募然回首,看到路边一个卖鞋子的摊位后面,有一个花季少女注视着他。

    简单朴素的长袖全棉花布衬衫,看起来有些皱。

    清秀的脸上,眉眼弯弯,笑靥如花。

    清澈的眼神让中年大叔心理的周辰安一时呆滞了。

    最是那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怎么啦?才离开学校才几个月啊,就不认识老同学了?”

    少女看着对方的呆样,扑哧一笑,小酒窝隐现。

    “你是……你是李凝?”周辰安记忆深处跳出了这个名字。

    学生时代的那个前桌,梳成马尾的头发偶尔会碰到他做作业的右手,如有触电之感。

    这个名字在未来几年内曾经多次出现同学群的讨论中,不幸总是围绕着她。

    幼年丧母,有一个大十岁的亲哥入狱,这会儿应该还在里面。

    一向成绩不错的她,因为高考前丧父,发挥失常落榜。

    高中毕业不到一年,她的后妈为了高额的嫁妆把她卖给了山里的一个中年男人。

    最后听说这个可怜的女人死于家暴,而他的哥哥出狱后,为妹报仇灭了那男人全家……

    “大学生活有趣吗?”李凝面有期待地问道。

    “就去了半个月,白天军训,晚上还要上什么军事课程,唱军歌。我哪里是上大学,简直就是去当兵了。”周辰安的话语又将李凝逗笑了。

    “你现在好像换了个性子似的,高中那会儿,你可不会这么会说话。”

    “那是因为离开了杨巅峰的高压统治,我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周辰安话里所说的杨巅峰便高中的教导主任,姓杨,名谷。

    上台讲话时总会说要创造高考成绩的巅峰,于是乎,人送外号杨巅峰,谐音更有威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