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贩卖焦虑-第4/5页
生活已经很不容易,观众看综艺只想放松放松,可最终却要要被制作人们放冷箭暗算。
需要对观众这么狠吗?
这对观众公平吗?
冯广健心里也不愿意,他已经再三强调过,他做综艺的本质,是为了逗观众开心。
他希望《挑战》能给观众带来陪伴,希望观众在一天忙碌,疲惫,伤心之后,能够无所顾忌地坐在电视前,放松又开心地大笑一场。
但无可奈何,《挑战》面临停播风险,唯一能把它从收视泥潭里拯救出来的,就是制造焦虑,在暗中给观众带来急躁,忧心,还有烦恼,以及一眼望不到头的绝望。
要么坚持给观众带来快乐,但收视太低被砍。
要么保证收视,先让一部分观众悲伤,等《挑战》安全活下来,再为更多更多的观众带来笑容。
这对于冯广健来说,简直就是《电车难题》。要么扳动扳手,压死一个人,要么不做任何动作,压死一群人。
少数还是多数?
其实这不单单是冯广健的难题,也是整个制作组的难题。
半晌沉默后,刘延庆率先表态:“先吃饱,再劳动。先睡好,再运动。我作为项目经理,第一要义是保证项目生存下来。”
“至于观众会不会难受,我们不能假设观众的想法。”
“鲁迅先生曾说过,黑屋子……叫醒大家……未尝不是好事……具体内容我忘了,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我是坚决同意《代理父母》这个题材的。我要《挑战》活下去。”
冯广健看向王喜凤。
王喜凤说:“我不太同意广健哥的看法。”
冯广健一愣:“什么意思?”
王喜凤说:“你说这是制造焦虑,但我认为,这是社会上本身就有的焦虑,我们只不过把镜头对准了它而已。这不是制造,而是展现。”
“编剧群里很多都是正剧的编剧,她们总嘲笑我们综艺没社会关怀,没思想深度,太过娱乐化,是**乐。”
“《代理父母》就是一个思想娱乐完美结合的例子。我作为创作者,真心希望能制作出这样的节目。我举双手同意。”
闹了半天,她是同意啊。
冯广健又看向金敏浩。
金敏浩也看着他,眼神特别真诚:“广健哥,你刚才说的长期项目,尤其《普通人挑战奥运》的例子,特别吸引我。我想做这种节目,我希望《挑战》活下去。”
“我同意《代理父母》的题材。”
办公室一共四个人,其他三个人都同意。
冯广健扫视了一圈,缓缓说道:“我不想当什么圣人,我把这个点子说出来,本身就已经代表了某种立场。”
“但我还是想要说,刚才所有同意的理由,都是从制作组的角度来说的。”
“没有人关心观众爱看什么,不爱看什么。”
“我想,这个社会什么样,不需要我们去提醒。我们有什么抱负,也和观众没关系。”
“但我们是综艺制作者,我们要为观众负责。我们唯一的职能,就是为观众带来快乐。”
“这一次,是我们对不起观众,我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是我们欠观众的。”
三人望着冯广健,眼神冲洋溢着别样的情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