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何须再从头-第4/6页
“好吧,看来你跟我当初第一印象中的大有不同……”陈启明也笑了笑。
“你对我第一印象是什么?哪里大有不同?”顾烨然问。
“这是一个问题还是两个问题?”陈启明说。
“当然是两个问题。”顾烨然说。
“第一印象,‘烨然若神人’,除了好看看不出其他的。但是现在感觉比我想象中平易近人得多……另外,你一直讲的那些东西,我从来没有听任何人讲过,哪怕是最书呆子的书呆子。”陈启明说。
“你这是夸人还是骂人?”顾烨然看着陈启明说,“可能此前我们的成长环境太过不同。理论上我知道女生教男生,是典型的‘增熵’行为,不过我没办法……”
“嗯?!你怎么了?”陈启明迷惑不解。
“你知道‘信息动力学第二定律’吗?”顾烨然突然换了个话题。
“第一定律我都不知道。”陈启明说。
顾烨然笑了一下,说:“宇宙的任何定律都有例外——包括我说的增熵、减熵。那些是我受的‘生物匣’约束下的教育一直强调的内容。不过对于‘信息’,存在一条颠覆人类认知的‘第二定律’: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自发的减熵行为……”
陈启明傻眼了:“你说什么……我真听不懂。”
“那你知道物理课本中的电子模型吗?”顾烨然问。
“……不就是固态颗粒状的‘一颗一颗’的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吗?”陈启明答。
“不,那是错误的。电子并非固态颗粒状的‘一颗一颗’,而是以振动态存在的‘能量云’;而且也不是围绕原子核‘旋转’,是有相位和频率的‘振动’。爱因斯坦认为:光子没有质量。对此人们给出的解释是,光子是一种传递信息的信使。因为信息只有能量而没有质量,所以其信使也应该只有能量而没有质量。然而更多的研究证明:光子很可能是有质量的,只不过目前的仪器无法测得。以前人类将‘热力学第二定律’视作是宇宙间最有力的三大定律之一——甚至一度视作主导万物的铁律。它是说,一个孤立系统,比如生物、比如能量,如果没有外来能量的干预,熵都只能增加或保持不变,不能减少。比如生物会逐渐走向衰老和死亡,事物会逐渐从有序发展到无序。但是‘信息动力学’研究者却发现了一条与这一‘铁律’相违背的事实:信息——包括电脑数据、DNA和RNA蕴含的遗传密码在内的一切信息都会自发的出现减熵现象。这是信息动力学研究者提出他们‘可以预测生物有机体的基因突变’的原因。”顾烨然说。
“我还是不明白……不管是你讲的内容,还是你这种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非要拼才华的行为……”陈启明此刻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被顾烨然强行讲解各种理论的做法吸引了,他也根本没感觉到时间的飞速流逝。
“既然‘生物有机体的基因突变是可以预测的’,那么构建一个‘预期’的‘生物匣’就成为可能。我说的‘生物匣’就是在这一基础上经过不断尝试逐步构建出来的。有‘密钥授权期限’的‘意识态人类’虽然是DNA自行传递、表达、指挥细胞生长发育的自然人类,但‘信息的自发减熵行为’却让我们与自然社会中的自然人有所不同……”顾烨然说。
“自然社会中的自然人?!”陈启明正要询问怎样辨别有“密钥授权期限”的“意识态人类”和“自然社会中的自然人”的不同时,他的手机却响了。
陈启明看了看来电显示:母亲大人。
顾烨然似乎也刚刚察觉,说:“时间不早了,改天再慢慢给你讲吧。我送你出去。”
“可是我还不想出去呢……”陈启明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