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我没有重复,记忆里除你之外没有第二个人-第3/3页





    陈启明从书包掏出昨晚一页未翻的书。

    教室里是令人窒息的安静。

    此刻偶尔能听到的默念声和翻书声会让人更明白什么叫“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而他假装去翻书的时候,又趁机偷偷看了一眼顾烨然。没想到顾烨然也正在看他。

    那一眼看得他心虚,于是他赶紧调转视线避开了顾烨然烈日般的目光。

    他心中的猫爪又伸出来了,该死的薛定谔!他心里喊道。

    他拿出笔记本,翻开默念了一遍扉页上的《量子波罗蜜多心经》。

    陆九霄告诉过他:佛经的“波罗蜜多”是“到达彼岸”的意思。

    每天早上他的“到达彼岸”就是“铃响之前踏进教室”。

    而波罗蜜多心经,就是到达彼岸的智慧。

    本来陈启明在初中时代的物理学的相当不错,但是中考之后的那次相聚,他觉得表哥在讲解物理学的“概率论”知识方面确实是有一点点拔苗助长了——

    因为他不仅给陈启明讲了“胡克与牛顿的深仇大恨”、“牛顿与莱布尼茨的血海深仇”,以及“物理学四大神兽”的故事,还用“物理学四大神兽”的“逆天改命”彻底震碎了陈启明的三观——

    “麦克斯韦妖”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薛定谔的猫”生死不明却又不生不灭;“芝诺的龟”爬行着永远到不了终点;“拉普拉斯妖”能够根据过去和现在预测未来。”

    陆九霄在他笔记本扉页上写下的这段《量子波罗蜜多心经》,正是源于他俩天马行空的头脑风暴之际,自己说“科学的尽头可能啥都不是”,要想“科学永远自洽”,只能“把宇宙现在的状态视为其过去的果,以及未来的因”,寄望于“一套物理学的大乘佛法”,超亡者升天,度难人脱苦,解百冤之劫,消无妄之灾……

    陈启明想,重要不是其中的比喻,而是佛学所具有的包罗万象的性质。

    因为一切无解的问题,佛学都有“真空不空”的偈语。

    陈启明觉得这里面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自己受了金庸老人家和母亲对佛学的虔诚态度的影响。

    “暗中联系……”陈启明想起了顾烨然昨天说过的话,惊喜中更多的是匪夷所思和难以理解,“这不会是为了打发我使出的套路吧……”

    就在他翻到物理书某一页的时候,看到了一张字迹娟秀的纸条。

    “这是……”陈启明已经惊呆了。上面写着:放学后在昨天聊天的地方等我,到时告诉你联系办法。

    没有署名。

    但这除了顾烨然绝不可能再有第二个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