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耶律媚也来了-第2/3页
不一会儿,匈奴王的手下就来到了匈奴王的身边悄悄的说些什么。
孛儿只斤·博迪也将战况说了出来:
“一共有两三千人,汉人和匈奴人都有,甚至还有些西域人,这些人都是拜火教的信徒,就是得知你来之后才决定来匈奴金帐进攻的。”
“他们伪装成参加巴图鲁大会的匈奴人,凑了一整个部落前来。”
“匈奴对于小部落的兴衰是不会怎么管的,所以他们伪装成小部落没有什么破绽。”
赵景明点点头,毕竟匈奴的地盘说不上多么大,但小部落的管理也是他们的一大难题。
在大夏之中,皇权能管辖到县级就已经差不多了,若是再向下走,一个是忙不过来,二是地方上的一些地主豪强和政府勾结,根本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这就是信息传递缓慢所造成的影响,至少在大夏来说,这个问题几乎是困扰所有皇朝千百年来的难题。
有句话说的好,你要是发现了一只老鼠,那么在暗处一定还潜藏着一窝!
匈奴王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当即就下令道:
“每个部落严查任何不信仰长生天之人,抓到就杀了!”
这其实就是王道和霸道的区别之一,赵景明只是下令剿灭组织,而孛儿只斤·博迪则是从根本上解决所有的人。
大夏一直信仰的是内王外霸之道,对于普通的民众能包容还是尽量包容,对外敌,能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就扼杀在萌芽之中。
若是已经实力强盛到大夏做不了外霸,那大夏的选择则是先隐忍的发展自身,而不是对外寻求掠夺。
而整个匈奴都是一整个都陷入到霸道之中,对自己的人民使用强权,对外敌仍然使用武力,无论实力对比如何,一直要不断的战斗下去。
这两种生存方式,是从地理和社会形态结构的不同演变而来的,没有谁好谁不好,只能说谁更加适合生存罢了。
而外面跟随赵景明的一万大夏士兵,见到匈奴金帐之内火光冲天,立刻就向赵景明的方向赶来。
紧赶慢赶的到达了金帐附近,之得知赵景明安然无恙之后,才慢慢的退去。
此时的赵景明的安全牵动着匈奴和大夏两方人的心,实在是有些危险。
赵景明在得知还有大夏的人在身后跟着,也不意外,只是出了金帐,随着孛儿只斤·博迪一起来到了大夏士兵的附近。
孛儿只斤·博迪说道:
“你们的士兵可以到王庭内驻扎,这没有问题,此次确实是我招待不周。”
然而赵景明却摇了摇头说道:
“就让他们在外面吧,正好,我回头晚上的时候也可以和他们一起住,在金帐之内还是有些不太习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