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孙家兄弟的妥协,周瑜的未来-第3/5页



    “有了这些东西,我们镇守江东定会更加方便,同时也能给江东的稳定发展带去一定好处!”

    这些都是戏煜提前同他协商好了的,就连周瑜的去处,两人也在这两天进行了一番商讨,有了很好的主意。

    “怎么,伯符,你这是打算过河拆桥了?当年的同胞之义你可都还记得?”

    “你这说的是哪儿的话?”

    孙策的双鬓早已斑白,面上更带着几分老气,但一双眼睛深邃坚毅,目光如炬。

    “你可知大汉在那戏煜的手中是何等的强大?莫说是恢复盛汉,在我等看来,哪怕是超越盛汉,也不无可能,是以,我们能早些归顺于他也是幸事啊!”

    “也正是因为知道你对我孙家多年来的无声帮助,再加上你我之间的同袍之情,这才专门找了盛国公,安排你的去处!”

    “依我之见,你就该去跟着盛国公,凭你之盖世才学,不在这乱世中打出一片威名着实可惜。”

    “可只要跟在盛国公身后,你定有资格封侯拜相,日后,说不定哪怕是我也得向你行礼,这是为兄斟酌良久,特意向盛国公要来的恩典!”

    周瑜瞳孔猛地一缩,心下大为震撼。

    自己不在的这几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伯符的态度变化会如此之大?

    怎么的?这是累了还是倦了?竟然连当初说好的共图霸业也不打算要了?

    “伯符,你老实同我讲,近日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是有什么把柄落在了那戏煜的手里吗?”

    周瑜紧盯着孙策的眼睛,余光还时不时扫向其他几人。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伯符哪怕身有残疾,也是个心智坚毅之人,万不会在遇到事情后临阵退缩,亦或者弃甲投诚。

    特别是在眼下这种情况,虽说他们已经决定同荆州开战,甚至都做好了一切准备,但若是在这个时候遇到了其他问题,以伯符的性格,就算有所妥协,也定要先去尝试一二。

    万一呢?

    万一能得到更好的解决之法呢?

    万一那些问题并非只有妥协一种方式,而自己只要强硬些便能得到更好的结果呢?

    要知道,早在戏煜来江东之前,孙家两兄弟就和他说过,此次北方使者来的目的是和谈,但并不会影响他进攻荆州。

    可结果······这是和谈吗?

    这分明是投诚!

    说好的让自己放手去攻,背后有他们兄弟二人呢?

    孙策坐于酒桌后,眼神微微一闪,丝丝惆怅瞬间消散,他透过门窗望向远处,望向庭外隐约可见的由内城缓缓流淌而过的江水,默不作声。

    此地虽然距离正堂有些远,但胜在偏僻安静,可以说是他们这些江东掌权者为数不多的一个能够独自思索的好地方。

    “公瑾啊,你且听为兄一眼,兄长我不会害你!”

    “日后,我们兄弟二人专心治理江东,而你跟在盛国公身后,一心只为大汉,切记不要由半分迟疑,更不要同那些人为敌!”

    “要知道,我江东境内的水军皆由你执掌,仅凭这一点,你便能在盛国公面前得到重用,须知他们水师虽然强大,但要说主帅,我实在想不到除你之外的任何合适人选。”

    “这便是你的机会!只要你对大汉忠心耿耿,说不定就有机会成为大汉水师之统帅,日后莫说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就是我等先前说好的宏图霸业,或许也有可能在你手中实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