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初代蒸汽船



周建国与滕钱定下来了大致方向以后,立刻召集了温子言为首的团队。

目的很简单,就是想探讨一下在帆船上增加蒸汽动力的事情。

人类很多的科技创新都是‘逼’出来的,并不是按部就班出现的。gōΠb.ōγg

就像两次世界大战,都快速推动了人类的科技进步。

比如电脑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等都是二战时期的产物,在和平时期又发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是一开始的目的只是军事目的。

而冷战中美**方开发的互联网更是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生活方式,一开始的互联网也只是军事目的。

和平时期,国家要考虑民生问题,养老问题,社会福利问题,投入科研的只是社会财富的一小部分。

一旦出现军事对抗,会让各国将主要资源都倾斜向科技研发。

这就是造成了为什么每次的世界大战,阵营对抗,总是会引发科技大爆发的原因。

这也是为何我们在冷兵器上的巅峰时期,为何是春秋战国时期。

因为春秋战国加起来各诸侯国打了好几百年的仗,冷兵器的开发已经到达了极致。

以至于后世王朝在冷兵器上一直在走下坡路。

说白了还是一个铁律,那就是科技这个东西,需要的是钱与人才。

还是那句话只要有大量钱与大量人才的投入,科技的爆发是必然的。

但是周建国非常清楚,临时设项目,推动蒸汽船的建造的确太仓促。

不过仓促归仓促,周建国还是要与温子言他们进行探讨这件事。

温子言他们被天子召见的时候,还以为天子是要询问蒸汽火车的项目进展问题。

哪知道天子与温子言,姬段寒暄了片刻后,直接就拿出了两张图纸。

第一张图纸是轮船两边有两个可以旋转的木制桨轮。

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蒸汽船的原理,因为在船的两边加两个桨轮技术上比较简单。

只要船舱内部由蒸汽机运作带动轮船两侧的桨轮旋转,就可以为轮船提供动能。

第二张图纸是将蒸汽机将动能转化到轮船底部螺旋桨的结构图。

图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将蒸汽机产生的动能转化到船底的螺旋桨上。

第二张图,虽然是简单的螺旋桨结构,但是也是比第一张图的技术高很多的。

这两张图都是周建国凭借记忆画出来的,只是没有各项技术参数,只有简单的模型概念。

但是对于科技人员来说,有了技术方向,就已经省事很多了。

科技人员最怕是需要他们从零开始构思。

第一张蒸汽船的原理非常简单,结构也不复杂,但是缺点自然是比第二张图多很多。

但是第二张图纸别说船轴了,以现在的工艺,光这个螺旋桨都做不出来。

甚至连做螺旋桨的金属材料都没有,因为这种船尾的螺旋桨常年泡在海水里,防腐蚀就是一项非常超高的材料技术。

想到面临的这些问题时,周建国一开始对蒸汽船是没有信心的。

因为周建国先画的是第二张,成熟的尾部螺旋桨蒸汽船。

一边画,一边思索技术难点,越思索越绝望。

但是当周建国开始画最早期的蒸汽船时,越画信心越足。

因为在船的两边加上旋转的木制桨轮,现有的条件都是可以满足的。

这种混合动力在现有的条件下是可以被完成的,因为是木制所以更换方便,也不需要考虑材料学的东西。

此时周建国才发现,放在脑海里面想,与真正画出来还真是两回事。

温子言与姬段看完天子的两张图纸以后,有点发蒙。

因为他们心里嘀咕,这蒸汽火车的事情还有很多技术在公关,王上怎么要开始将蒸汽机搬到船上了?

再说现在建造船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将蒸汽机应用到各个领域他们内部已经做出了很多方案。

安装在帆船上,他们之前也做过课题讨论,但是仅仅是讨论。

毕竟周国如今根本就不需要船,他们知道更需要的是天子提出的蒸汽火车。

随后温子言有点好奇的询问道,

“王上是要将蒸汽机搬到船上吗?”

姬段也好奇的问道,

“如今我们周国为何要造船呢?”

周建国随后思索了一番,又简短的跟他们二人讲述了一番虎小六的事情,太子的事情,齐国庆氏的事情。

听的温子言与姬段那是目瞪口呆,随后温子言突然感慨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