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周建国与西伯的阳谋-第2/2页
这个故事拙劣不堪,既没有空间常识,也没有地理常识。
更加没有任何一点军事常识。
但是死掉的周幽王是没法替自己辩解的,所以只能任由这些诸侯泼脏水,最后被钉在耻辱柱上。
成为昏君的典型反面教材,供后人嘲笑。
这个故事的主要编造者之一,就是此时的晋国侯。
他当然知道其中的缘由,也立刻明白了东野西伯的暗示。
“先生的意思是,晋国将会与周国走上一样的路?”
西伯赶忙向晋国侯行了一个礼,
“君上圣明,此为天道循环,周而复始。”
晋国侯现在开始琢磨起了现在国内的内政。
如今晋国一直处于扩张的状态,所以六大家族都在积极参与。
他们积极参与表面上是遵君诏令,实际都是因为有利可图。m.
自己现在国君直属力量还比较强,又有外扩的需求。
所以六大家族俯首听命,如果他晋国的后继之君出现任何一个弱君或者昏君。
那么这六大家族会作何反应呢?
肯定是一拥而上,分而食之。
就像他们这些大诸侯分食周王朝一样。
想到这里的晋国侯冷汗直流,赞许的看着东野西伯道,
“先生真乃大才也!”
其实这个就是一个阳谋,是西伯与周建国在周王畿的时候就谋划好的。
毕竟这的确是后来晋国的命运,晋国最后就是被韩,赵,魏三大家族给瓜分了。
从此华夏大地开启了战国时代。
周建国与西伯的目的,就是让晋国侯把注意力多转向他自己的国内。
西伯捋了捋胡须,微闭着眼睛,说道,
“君上乃百年难遇之明君,应当为晋国做百年大计。如今无论东扩还是西进,晋国的版图就算再大。最后的命运也逃脱不了天道。”
东野西伯的话越说越重,其实也是在试探晋国侯的底线。
但是晋国侯也是一明主,他知道东野西伯说的都是对的,所以也并未动怒。
而是谦虚的向西伯询问道,
“先生可有何策?”
东野西伯行礼说道,
“晋国局势复杂,非一策一计可解之。”
晋国侯听完以后也是表示认可。
晋国如今这么广袤的国土,六大家族的势力盘根错节也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
怎么可能有一策就可以解呢?
东野西伯见晋国侯呆滞,再次说道,
“今下之计,宗族不再分封。”
晋国侯听闻如醍醐灌顶。
因为他立刻想到,周王室的衰落也就是宗族内部的不停分封。
导致周王室的直属领地不停的萎缩。
如果他无法有效削弱六大家族,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能让自己的实力衰落。
晋国侯点着头说道,
“卿士所言,虽为良策,但也需要筹谋啊”
西伯也跟着点了点头,分封制好几百年了。
不给宗族其他子嗣分封一样会惹出事端,导致宗族不稳。
本来晋国侯想询问关于周天子的一些事,都瞬间没了兴致。
此时甚至觉得,周天子打赢申国也不重要了。
晋国最大的威胁的确不在外面,而在自己的国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