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太子仁政,天下沸腾-第2/3页
而有的地方,又有自己的货币,要交易还得先兑换货币。
有了这些政策,他们以后再也不用这么麻烦了。
各州府道的地方官亦是第一时间按照朝廷的指示来改革,一切都由朝廷给出的标准来执行。
还有就是大学与皇家军事学院的消息,让无数胸怀大志的年轻人热血沸腾。
但想要进入大学的门槛也极高。
进入军事学院的门槛亦是高,不但要有政治觉悟,还得有相当扎实的文化课功底。
郭天翊要的是文武全才,这样培养出的军官才足够优秀。
原本一些人还想着不就是参军吗?
结果看到要求后,傻眼了。
没本事的,只能去军队当大头兵慢慢出头。
有本事的,就可以去京城试一试。
还有点,除了大学每年会提供一些免费的名额外,其余学子都要自费。
且学费并不低。
郭天翊不是大善人,不可能让国家一直出钱,那样的话财政迟早要出问题。
学子自己出钱,就能保证学院的经费问题,也能自给自足。
即便如此,依旧有大把的人跃跃欲试。
商人阶级原先想要入仕途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但现在他们看到了希望。
谁不希望家中出个大官呢?
那可是光耀门楣的事情。
郭天翊的诸多政策虽然触及到了一些人的利益,但跟两大学院的好处比起来,这些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甚至想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除了这些,工部将造纸术技术传到了各地后,各地的百姓都沸腾了。
白纸以前可是稀罕玩意。
上百文一张纸,谁也用不起。
但现在各地都开始大批量地造纸,纸张的价格也变得亲民。
这样的话,人人都能用得上纸。
无论你是生意人,还是私塾的学子,甚至是衙门官僚,都离不开白纸。
以前的竹简,制作麻烦,费时费力,还不易携带。
白纸普及后,带动社会进步的效果是肉眼可见的。
短短半月。
京城这边两大学院就建造了个差不多。
而阎希亮了整理了一份大学的教学老师名单交给了郭天翊。
这里面的人,大部分都是由翰林院大学士组成。
而且要学四书五经,各学术流派的老师都得够。
但是问题依旧出现了。
这些新上任的老师,聚集在一起就是吵吵,谁也不服谁。
让负责统建学院的阎希亮头疼不已。
这还没正式开校呢?
若是开校了,将来还不得当着太子殿下的面吵吵?
这样成何体统?
“殿下,就是这样,各学术流派的人想要和平共处短期内不可能完成啊....”阎希亮在东宫府衙看着郭天翊出声道。
“丞相你可有办法?”
郭天翊眉头微皱,有点能体会到古华夏为何要焚书坑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