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削藩策-第2/3页
大奉诸侯之乱要来了。
而且不可避免的就是死人。
因为诸侯作乱,死了很多人。
按照自己知道的情况来看,魏王也会在削藩的时期被划出一片封地,而他也是皇权最有力的竞争者,来与外戚建立庞大的势力网。
最终的结果就是削藩没有进行彻底,魏王势力得到了诸侯与外戚的支持,飞速壮大。
但最后都给周王这个小儿做了嫁衣。
形势,对自己依旧不利啊?
好在自己已经打通了郭素素这条关系。
有了郭素素的支持,老太后那里也获得支持。
许多计划都能顺利展开。
“朕知道了。”
“散会!”
奉景帝看了眼王渊的竹简后,脸上的笑容消失,直接起身离开了。
“恭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连忙起身跪地山呼万岁,谁也不敢继续吃喝。
“殿下,陛下有请。”
郭天翊本就喝得有点高,刚刚起身,魏安就来到了身边出声道。
“好。”
郭天翊点了点头,告别了围在身边的文臣武将,快速来到了御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
“坐下说话。”
奉景帝指了指龙案前的凳子道。
“谢父皇。”
郭天翊没有说什么,端坐在龙案前。
“翊儿,你看看。”
说着,奉景帝就将刚刚王渊递来的竹简丢给了郭天翊。
对郭天翊,奉景帝甚是喜爱。
所是以往,这种事情他定然不会跟皇子商量,哪怕是太子都不会。
但现在的郭天翊让其刮目相看。
尤其是举鼎一事,让奉景帝看清楚了郭天翊身上的潜能。
莽夫仅能举起一个鼎。
而在郭天翊的身上,他看到了无尽的智慧。
这种智慧,能举起江山,举起社稷。
“是,父皇。”
郭天翊打开了王渊的策论,入目就是《削藩策》三个大字。
随着郭天翊不断观看,心中也对王渊高看了几眼。
不愧是法家大佬。
这《削藩策》倒是说得有鼻子有眼。
而且有极大的可行之处。
简单来说,就是王渊准备让奉景帝以天子的名义颁布严厉的律法。
然后推行到全国去。
再派专人搜集诸侯的罪证。
从而以强硬手段削藩。
比如说谁家的诸侯强抢民女了,谁家的诸侯非法吞并土地了,谁家的诸侯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了之类的事情...
从严治国,法律至上,违法必究。
看起来的确有可行之处。
但这也是直接导致诸侯作乱的原因之一。
法家在古华夏历史上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统治地位,统治阶级在治国时喜欢用儒家思想所谓的“仁政”来达到愚民的作用,但在维护自己的统治与阶级利益时更喜欢法家思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