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进京告御状-第2/3页





        再者,又牵扯到了新政,按察使去年看过朝廷邸报上所列的新政,其中有一条便是废除各地路引,允许百姓自由走动。

        然而此时,这条政令居然没有施行下去......

        河南按察使忽悠走了韩举人,便立即前往承宣布政使司,告知此事。

        河南布政使名叫宋权,他的侄子叫宋尚天,也就是当初在南京秦淮河边大闹媚香楼的那位家世显赫的宋公子。

        布政使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承宣政令,将朝廷的政务、法令宣达到各府、厅、州、县,督促其贯彻实施。

        这路引一项,牵扯利益不小,往来的百姓需要办证,这也是一项不菲的收入,自下而上存在着一条龙利益链。

        面对一个小小的落魄举人,布政使宋权显然没将那种小角色放在眼里,坚持拖延下达废除路引的新政。

        韩家,韩诚科心中怒气难平,他很清楚,这其中定然是官官相护,无论自己如何努力怕也告状无果,那么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进京告御状!

        然而告御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是路引就是一大难题。

        试问眼下这种情况,哪个衙门能给自己开路引?如私自进京,怕是像之前一样连城门口都进不去!

        进京告御状好像是冥冥之中定好的事情,就在韩诚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老友的拜访给他了解决办法。

        这位老友提到了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明太祖规定:《大诰》每户一本,家传人诵,家有《大诰》者,犯笞、杖、徒、流之罪减一等;无《大诰》者,加一等;拒不接收者,迁居化外,永不令归。

        最重要的是,《大诰》中明确写到百姓如果要告官,可以直接抓了送去给皇帝,没有路引的话,大诰就可以当路引用。

        当地官员敢阻挡百姓揭发、捉拿害民官吏,一律诛灭九族!

        韩诚科一拍脑袋,自己怎么把这个办法忘了。

        这可是在新政科举中可能会出的试题,自己也曾研习过,可能一时间怒火攻心蒙了心智。

        不过,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没多久,《大诰》就逐渐从民间消失了,曾经家家户户、人手一本的《大诰》,已然灰飞烟灭。

        幸运的是,韩举人的这位老友,既然提到了《大诰》,自然也带来了一份。

        韩诚科泪目,十分感激老友的相助。

        随后他走亲访友,众筹了五两银子,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进京告御状的艰苦道路。

        开封城,宋府。

        今天是河南布政使宋权的好日子,五十岁的他又娶了个十六岁的小妾。

        宋府邸门前车水马龙,整个宅子披红挂彩热闹非凡,前来祝贺的人络绎不绝,不是官员就是士绅、富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