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再见状元实业家-第3/4页
“张老这糕点真不错啊,一定得告诉我从哪里买的,回去时我好给家里带特产。”程诺也觉得自己有点饿了,自己拿起一个糕点往嘴里塞:“不过有一说一,我还真不是从那时开始算的,是从见到张老您第一面时,就想到这个了。”
若非要找一个词来形容张謇,“全才”二字再合适不过了,一生经历丰富多彩,其思想和实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乃至市政、建筑、艺术、宗教、医药等众多方面,发展气象事业是他开拓的诸多事业的其中一项。
本着可持续性发展,这些话当然不能全给说出去了,要不然非得把这个老先生吓出个好歹来。
一手在下巴下面托着放着糕点掉渣,一手拿着糕点吃着,张謇说道:“也好,本来这些资料都是死的,对于不认识其价值的人来说,不过是一堆废纸,但对于真正识货的专业人士来说,那就是无价之宝,在我那放着也是放着,你看找个合适的时间都给我拿走吧。”
听罢程诺把果盘都推到其面前,满脸欣喜:“就等着张老您这句话了,我绝对会把这些资料物尽其用,发挥它们的价值。”
糕点吃多了太过甜腻,老年人根本吃不了多少,张謇把吃了一半的糕点放下,特意说道:“不过话说回来,东西不能白给你,我这里有两句还是得专门说一下。”
程诺迫不及待道:“张老请说,能做到的我一定照做。”
张謇把果盘推到茶几中间,嘱咐道:“这些资料都是来自南通,靠海又靠河,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巨大,不要纸上谈兵,到最后伤害的终归是老百姓,不要辜负他们的信任。”
面对这样的话,程诺哪里有不同意见,与他的初衷完全契合:“放心吧张老,后面我们会在全国建立气象观测所,周知全国雨量、风向、温度升降、气压变迁,以定农事改革,灾害预防之标准,将所有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存档,建立完善的气象观测体系。”
对于这个回答,张謇十分满意,双手紧紧拉住程诺,不住的点头,一切尽在感情中。
最佳第三人姜蒋左看到这一幕也是十分感动,心想真是没有跟错老大,理想似乎就在眼前。思绪跟着发散,突然想到按照行政区域划分,至少得建立二十所气象所,这样一来得花费多少钱呐,而自己貌似就是负责挣钱的,身上顿时压力巨大,心里也忍不住哀嚎。
怎么还没挣到钱,就想好怎么花了呢。
南通的事情张謇可以做主,但徐家汇观象台的事情就不好说了,毕竟归根到底它是外国人办的,一旦涉外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实际情况得问了负责人才能清楚。
约定好一起去徐家汇的日期后,程诺二人便准备打道回府,今天来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没想到刚出公馆大门,张謇突然把他们叫住,随即在仆人耳边不知说了些什么,仆人点点头后便下去了。
“留你们在这吃饭坚持不同意,跟我要把你们怎么着似的,致远你说说,这时候怎么客气,刚才可没见你这样啊?”张謇看着二人,打趣道。
姜蒋左见此及时插兄弟一刀:“对啊,致远我看那果盘摆着的糕点,你自己坐在那里不声不响,报销了一大半,等我看到时就剩下几个了,是不是吃这个吃饱了,没有胃口吃饭了?”
程诺连连抱屈:“哪有,咱们旅馆还有一堆文件等着我去处理,立夫你忘了,咱们过来时我桌上已经摆了好几封电报等着我去回复嘞,等过去儿回去晚了,负责发电报的工作人员都下班了。再说了,那糕点你也没少吃啊,趁着我和张老说话,你已经提前消灭了不少。”
不是亲兄弟,往对方肋骨上插刀没这么狠。
看到仆人过来,提着一个礼盒,张謇向其点点头后,托着盒底笑道:“看来你们对糕点都挺喜欢的,这是是我从南通带过来的,除了果盘上的那些,剩下的都在这里了,我老了吃不了甜,你们帮我都给吃了吧。”
出于礼貌,程诺本来是想拒绝了,但感受到其中的热情后,犹豫再三还是收下了。
姜蒋左率先说话:“谢谢张老,这下我们可是有口福了。”
说着还故意拿胳膊撞了一下程诺:“听见没,这是张老给我们俩的,回去记得跟我分点,可不许吃独食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