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107-第4/8页



    傅康年难以置信。

    当初是他招揽的陈怀义。

    这几年,陈怀义帮了他们不少忙,做了不少事,又怎么会包藏祸心呢

    况且,太子去南越那年,陈怀义就回京城了,两人顶多打过一个照面,根本就不了解,双方之间没了解的时间和机会。

    太子当时式微,朝中没任何人看好他,陈怀义又怎么会放着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殿下不跟,非要对太子死心塌地

    傅康年不愿相信陈怀义是太子的人,南越的人。

    可殿下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于子林的嫌疑太大了。莫非是于子林背叛了陈怀义这个师傅

    也不是不可能,政见不合,亲兄弟亲父子都能反目,更何况师徒

    若如此,陈怀义只怕也被蒙蔽在鼓里。

    感情上,傅康年相信陈怀义。

    但他为官三十载,深得晋王信任,不可能感情用事。

    紧紧握住这封信,傅康年叫来管家“你悄悄派几个信得过的,去盯着陈大人以及其府上的动静,凡是与其过往甚密又或者是比较特别的人,都仔细给我查一遍。”

    管家诧异地看着他“老爷,您是怀疑陈大人”

    陈怀义现在可是傅家的常客,傅康年的好友。

    傅康年心情急躁,不悦地瞪了他一眼“让你去你就去,问那么多做什么这事记住了,给我保密。”

    “是,老爷。”管家连忙退下。

    傅康年深吸了一口,拿着信又看了一遍。

    殿下交代他的这两桩事可不能出差池。

    但现在陈怀义的身份可疑,那就不能用陈怀义知道的人,只能动用其他的暗棋了。

    傅康年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分别有了合适的人选。他写了两封简短的信,让人秘密送了出去,只待下次大朝会就将这两件事给落实了。

    三日后,大朝会。

    户部一郎中站出来道“陛下,微臣有一事启奏,襄州战乱,粮食紧缺,微臣听闻南越近几年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而且南越多地,夏日漫长,气温很高,水稻可种植两季,收成较江南更多,因此微臣认为,可从南越调粮,以解缺粮之困。”

    陈怀义掀起眼皮,微微侧头看了对方一眼,心里打了个突。

    这人瞧着有些眼熟,他不禁多看了两眼。

    这不就是上次参奏钱家的人吗

    这回又冒出来了,只怕是晋王的人。

    晋王不在京中,他的行为很可能是傅康年授意的。

    傅康年想要做什么怎么会突然将矛盾对准了南越而且还完全没有与他商量过。

    这一两年,晋王和傅康年对他极为信任,很多事都会与他商量,这等事,没道理都不知会他一声。

    陈怀义心里有万般疑惑,但表面上极为镇定,也没站出来表态,似是对这件事半点都不感兴趣。

    上首,延平帝听了这话,问柯建元“柯侍郎,你怎么看”

    现在户部还没有合适的尚书,柯建元暂代了尚书之职,户部的大事几乎由他说了算。

    柯建元拱手道“陛下,南越去年足额上缴了朝廷规定的田赋,现在这批粮食以什么理由借调到襄州若是从老百姓手中买银钱谁出若不买,只能加税,但每年的田赋收税时间是在秋收后,现在刚开春,时节不合适,也没此先例,微臣认为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