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103-第6/8页



    朝廷与山民之间时有争端,朝廷肯定是希望这么多百姓都能下山种地干活的,既多了人服劳役,又增加了国库收入。

    但山上虽清苦,生存环境也不及平原地区,可少了压迫,不用缴税和服劳役,自由自在许多,山民们大多不愿意下山。

    为此朝廷时常与山民发生矛盾,甚至是战争。

    晋王明显是想用襄州和山民做借口,拖延战事,这样他就不用回京了,还能借打仗的机会,源源不断地向朝廷要银子。

    真是好算盘。

    刘子岳将信递给赵世昌“你看看。”

    赵世昌看完后,蹙眉,很是不赞同。

    这么打下去,受苦受难的是百姓和将士。

    可不遵照晋王的命令行事,黄思严的身份肯定会曝光,于他们不利。

    这真是个两难的问题,赵世昌琢磨了一会儿道“殿下,能够将此事上奏朝廷”

    朝廷肯定不愿看到战事持续。

    刘子岳轻轻摇头“怕是不行,咱们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能证明此事,一旦上奏,晋王知道了,必然会怀疑黄思严。而且他已经离开了京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不承认,不听朝廷的旨意,朝廷恐怕一时也拿他没办法。”

    琢磨许久,他提笔给郭迁写了一封信。

    晋王虽然希望看到战事胶着,但他肯定不愿意看到江南驻军大规模牺牲。所以能减少士兵的损失,他肯定也乐见其成。

    黄思严只需从这点出发,便可说服晋王了。

    黄思严接到信时,刚攻下金州,铠甲上还沾了不少血迹,浑身煞气。

    他大步进了营帐。

    郭迁起身行礼,又赶紧让人上了热水和吃食。

    黄思严冲了个澡,换了身衣服,端起比他脸还大一圈的盆子大口大口地吃东西。这一仗从黎明打到傍晚,他已经有五六个时辰没进食了,体力消耗又大。

    吃过饭,他抬起手背擦了一下嘴“金州拿下了,下一站便是襄州”

    提起襄州,他就皱眉。

    晋王让他们打拉锯战,将士必然身心疲惫,而且围城久了,城中恐怕也会出现惨绝人寰的事。明明他们的势力占据优势,晋王却不让他们一鼓作气,真是憋屈。

    想到这里,黄思严抓过旁边的茶壶,仰头往嘴里咕噜咕噜地灌了半壶水,然后看向郭迁“殿下那边可有消息”

    这个殿下自不是晋王。

    郭迁将信递给了黄思严“今日刚收到的,小人正准备告诉将军。”

    黄思严利落地翻开信,一目十行,几下就扫过了。

    看完后,他拍着大腿,哈哈大笑起来“妙,殿下这招实在是妙。我这就写信给晋王。”

    郭迁拦住了他的手“再等等,咱们还没打就表现出了不耐烦,不好。况且喻百胜一直跟将军不大对付,您要做的事,他必定会阻拦,不若等围个襄州几日再提出来。喻百胜这人没什么耐性,到时候他肯定也厌了,不但不会阻止,反而还会帮将军说话,如此成功的概率更大。”

    黄思严赞许地看了郭迁一眼“还是军师有办法,就依军师的。”

    说着他站起身,重新套上了铠甲“我出去看看兄弟们都收拾得怎么样了。”

    在金州呆了两日,大军继续往西,到达襄州。

    这次围攻襄州的大军足有八万人之多,其中黄思严和喻百胜各自领兵四万人。喻百胜手里本来只有两万人,要少黄思严一倍,他心里不服气,想将黄思严的人拉过去,可又始终不得其法,便向晋王哭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