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9/14页
赵贞吉和杨金水不禁对望了一眼,然后和四个锦衣卫也对望了一眼。
“郑泌昌。”赵贞吉叫他了。
“罪员在。”郑泌昌依然闭着眼睛。
赵贞吉:“圣旨你都听到了。你在浙江任布政使三年,任巡抚近一年。这四年间沈一石给你行过多少贿,你又在沈一石的作坊里拿过多少钱款,最好是自己都招认了。我们也好向朝廷向皇上呈报。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郑泌昌还是闭着眼:“赵大人,还有四位钦差,我郑泌昌究竟拿过沈一石多少钱财,你们可以去查。”
赵贞吉:“我们当然会查。现在是给你机会。《大明律》载有明文,自己供认的和查出来的量刑可大有不同。”
“那我要说并没有拿沈一石的钱财呢?”郑泌昌睁开了眼睛。
几个人都是一怔。
四个锦衣卫脸上立刻露出了冷笑,却并不接言,因为问官是赵贞吉。
赵贞吉也冷笑了一下:“郑大人,你是嘉靖二十一年的进士吧?”
郑泌昌:“十年寒窗,我有负圣人教诲。”
赵贞吉:“我今天不跟你说孔圣人也不跟你说孟圣人。老子有句名言,郑大人自然读过,那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郑泌昌:“已落天网,我没有什么可说的。”说完这句又闭上了眼睛,再不说话。
堂上一片沉默。
赵贞吉突然对堂下大声问道:“淳安知县海瑞什么时候到?”
坐在大堂矮几前记录的书办立刻站了起来:“回中丞大人,上谕应该在今天一早就送到了。如果快,今晚就能赶到。”
赵贞吉:“那好。郑大人既然不领我们的情,就请回囚室。等海知县一到,让他审你!”
郑泌昌这时的脸抽搐了一下,眼睛闭得更紧了。
赵贞吉:“押下去。带何茂才!”
两个队官立刻走上来了,站在郑泌昌两边。郑泌昌又慢慢站了起来,这时却把目光望向了杨金水,突然说了一句:“杨公公放心,不该说的我绝不会说。该说的我也不会说。”
“押下去!”杨金水激怒了。
两个队官立刻挽着郑泌昌的手臂把他押了下去。
带上来的何茂才和郑泌昌在大堂门外碰面了,何茂才两眼睁得好圆盯望着郑泌昌,郑泌昌却不看他,十分平静地向台阶下走去。
也就是这一照面,何茂才猛地觉得自己也应该有个人样,便又提起了气,大步向大堂走去,也向赵贞吉、杨金水深揖了一下,却忘记了给两旁的锦衣卫行礼,兀自在凳上坐下了。
四个锦衣卫互望了一眼,脸色立刻阴沉了。
赵贞吉望着他:“郑大人该说的都说了。何大人,他当布政使的时候你只是按察使,他当巡抚的时候你才兼任布政使。你是从犯,应该知道怎样向朝廷交代。”
“冤枉!”何茂才嗓门还是那么大,一开口就把大堂都震得嗡嗡地响。
“闭嘴!”一个锦衣卫猛拍了一下身前的大案,显然是被他刚才的无礼加上此刻的咆哮震怒了,“再咆哮公堂,这里面可有的是刑具!”
何茂才习惯地把头猛地扭过去望向那锦衣卫,可就在目光一碰间,他立刻气馁了。
那锦衣卫站在那里骨架高耸,双目如鹰,显出一副立刻便会跃过来捕拿的架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