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 (一)您好,月白居士-第3/4页
所以,邓茹芸对这位所谓苏东坡的后裔可是想深入了解一番。苏月白无论去到哪里,都是喜欢带着一个本子,见到独特美景、发现新鲜事物,总会记录下来,写写心中感想、即兴作诗写词等都是基本操作。邓茹芸看在眼里,毫不忌讳地要借他的笔记本来看。苏月白也毫不吝惜,大方地递与给她,任她翻阅。
邓茹芸一下子默读了里面三四十首诗词,有些晦涩难懂、有些奇辞奥旨,对方果真是有点墨水之人,不可小觑。她一下子翻到最后,品尝起最后一首诗。
《日月潭游记》
阴云蔽日潭中水,山水迷月愁满肠;
奇女佳笑荡水漾,燕子飞时低鸣潮。
日向东方龙吟啸,月近环绕存银河;
望定中原接海峡,阴晴圆缺共婵娟。
邓茹芸大概是了解了诗中的意思,对方一路出游,赞叹日月潭美好风光,小动物玲珑可爱,夸赞自己是才女。但他也有自己的家国情怀忧思,对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更是寄予盼望。两次提到日月,月亮离不开太阳,太阳一直悬着月亮,天涯此时只共一个明月,骨肉相连,血浓于水。她将这个大概意思娓娓道了出来,她也希望台湾能早日回到祖国怀抱,与大陆人民共饮一湖春江水,共赏一轮圆月夜……
苏月白听完,惊讶这个小女子对自己诗歌的理解,也欣赏她的爱国精神,一时对她刮目相看起来。整个台湾之旅,两人聊得甚欢,可以说是志趣相投,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不过在苏月白的心底里,两人存在着20多岁的年龄差,更何况自己是个有家室的男人,一直都是忠于自己的妻子,不会沾花惹草,伤害自己家庭。不过他倒是喜欢这小女子嘴里侃侃说出来的一些台湾文化,除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和南岛文化之外,曾经台湾被日本殖民过,后来国民党又亲近欧美,所以又是融合了日本、欧美等地的一些文化。
而在整个中国国民文化素质里面,苏月白感觉台湾省的人民文化素质非常高,毕竟在解放战争之后,逃亡台湾岛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及其家属超过百万。这里面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军官、有科研人员、有政府高官、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军官太太,可以说是一大批的知识分子和高等人才。他们到了台湾,在生活逐渐稳定下来之后,本身是读书之人,特别重视自己小孩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里面,可是淳淳教导,生活勤俭节约、凡事亲力亲为、温和对人对事等等;学校教育则是要,尊师重教、待人真诚、乐观积极等等。
苏月白在感叹台湾岛是一块瑰宝的同时,也感叹战争的残酷。约翰·邓恩曾经说过:“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战争跟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身处战争年代,无论个人最终结局如何,命运其实早已被战争改写。元代清官张养浩曾写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只希望宝岛台湾快快回到祖国大陆怀抱,两岸人民是心连心、手牵手,共创美好新时代。愿和平鸽所经之处,再无战乱,幸福安康!
《山坡羊·祖国统一》
隔海相望,亲切如故,往昔相随今犹在。忆大陆,沉思苦。
了却民愿家国事,兄弟手足断不了楚。和,力无穷;谐,知兴旺。
到了晚上,一行几人吃过晚饭之后去了台中市的酒吧一条街,选择了平时邓茹芸驻唱的酒吧。邓茹芸抱着吉他站在台上,英姿飒爽,台风自如。她连续唱了两首歌,《外婆的澎湖湾》和《月亮代表我的心》。她略带鼻音的歌喉,同时伴着吉他的清唱,甚是空灵悠扬,令人沉醉非常。苏月白对这两首歌还是比较熟悉,自然而然地跟着节拍,微微动着嘴唇跟着歌唱,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无比怀旧。
苏月白的台湾之旅,可以说是收获满满,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了台湾的民俗文化、见识了台湾人的经商处世之道。他在回到祖国大陆之后,跟黄大发聊起了关于创建企业文化的事情。黄大发虽然是个粗人,但他听了对方分析创建企业文化的作用及意义之后,可是非常赞同。
不久之后,勤创茶楼创建了企业文化,十几个员工经过一周下班之后的一些礼仪培训,灌输企业文化的意识。他们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对客人是“引客入座,客坐敬茶”、“礼貌待客,服务周到”、“客叫有应,应有解决”、“客走相送,毕恭毕敬”等,整个人的工作状态为之一新,特别精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