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四. (二)您好,无声的爱情
南湖路距离苏惠民的家大约一公里左右。当他到达南湖路,停好汽车进了李白剑所说的清吧,这时清吧中央的小小舞台恰好响起一首新歌的前奏,接着是一个略带鼻音的女声响起:
有一首思念的歌
我不能唱
唱了心情就会伤感
有一瓶回忆的酒
我不敢喝
喝了夜里就会难过……
苏惠民被这个特殊好听的声音吸引,忍不住望向中央舞台,定睛一看,竟是认识此位唱歌的女子,是子霞书坊的老板风清居士,那个台湾人。他一边有所疑虑,一边容易地找到了李白剑和胡扬帆。他们的卡座正好对着舞台中央,听歌观看表演是最佳位置。不过这清吧其实没什么音乐大咖莅临,都是一些音乐爱好者上台随心歌唱,吉他、电子琴、架子鼓、萨克斯等乐器自由发挥,偶尔也会有魔术师客串表演魔术,是一个释放压力、放松自我的地方。
此时的李白剑和胡扬帆也是认真地倾听舞台歌者的歌声,连苏惠民在旁边坐下也没有发觉。一曲罢了,两人对着舞台欢欣鼓掌,接着才回过神来,看着苏惠民,愣是好奇他是什么时候坐在这里的!
苏惠民无意喝酒,他肚子早已是饥肠辘辘、咕咕乱叫,一坐下便将桌上摆放的小吃一通囫囵吞枣起来,仿佛饿狼饥虎一般。他尴尬地对两人笑着说自己还没有吃晚饭,所以是饥不择食。
彼时,舞台的歌者对着台下的观众说:“谢谢各位的掌声,接下来我再歌唱一首我非常喜欢的歌曲《城里的月光》,谢谢大家的掌声!”
李白剑疑惑地说:“这女的声音好奇特,唱歌的时候带着鼻音,现在说话则是福建闽南话的口音,好不奇怪。”
胡扬帆说:“这是台湾腔!这位姐姐是台湾人,名字叫邓茹芸。我看过她的简介,说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邓演达的后裔,学音乐出身。唱歌是她的专业,随意变声还不是人家的看家本领吗!”
苏惠民认真听着,一时好奇起来,她怎么会是爱国将领邓演达的后裔?邓演达是惠州本地三栋人,参加过辛亥革命,讨伐过陈炯明叛军,担任过黄埔军校教育长,并忠心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深得孙中山先生的嘉许。在孙中山先生接受中国***的帮助,改组国民党,并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之后,邓演达是竭诚拥护,积极贯彻执行。只是在后来,邓演达反蒋讨蒋之时,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其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不屈军阀官僚地主豪绅的统治,接着是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于南京,终年仅36岁。现今惠州好几个地方和街道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邓演达纪念园、演达公园、演达中学、演达大道、演达一路和演达二路等。足可见其在民主革命中立下的丰功伟绩,是深受当地人民的尊敬和称颂。只是这操着台湾腔的风清居士,怎么会与邓演达扯上亲戚关系?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
请温暖他心房
看透了人间聚散
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段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
请守护他身旁
若有一天能重逢
让幸福撒满整个夜晚……
苏惠民与李白剑、胡扬帆早已完全沉醉在这动听的歌声里。本身歌曲原唱许美静是带着鼻音的歌喉,如今这翻唱现场也是带着鼻音,实则是傻傻分不清楚谁是原唱,谁是翻唱!
苏惠民问胡扬帆:“你怎么会对这女子如此关注?”
胡扬帆说:“我是奇怪她怎么会是名人之后,
而且她琴棋书画可是样样在行,她在红花湖那边还开有一间书店,叫子霞书坊,实属是高雅之人。”
“你对她了解得不少啊!”苏惠民说,“我到过那家书坊,是一家有关古代女子王朝云元素的书坊。”
李白剑问胡扬帆:“你这才回来惠州几天,怎么比我还要熟悉惠州?”
胡扬帆说:“仲恺那家新能源公司,是在子霞书坊面试的我。我第一次去那里就被那里的环境所吸引,书香阁地,宁静幽雅!”
三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语的讨论着舞台的唱歌女子,又一曲罢了,那女子才潇洒地离开舞台,接着悄无声息地消失于观众的视野。三人逐渐缓过神来,聊着聊着才进入正题,讨论室内篮球馆的话题。三人最终拍板,一起在城区附近找合适的场地;找到合适场地之后,先行预算,场地租金费用、装修改造费用、工人工资费用等等;注册股份制企业,跑工商、跑安监、跑税局、跑街道办等等……三人聊至午夜时分,才决定散去,各自归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