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您好,子霞-第2/4页



郑秋娣听完,笑颜逐开地说:“看来你还挺会做生意,我有点小瞧你了。改天得好好跟你学习,取一下经。”

“我只是小打小闹,在你面前班门弄斧了。是呀,小荷,这几年你一直在做什么工作?还是自己做生意?”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想象着我们会以一种怎样的方式相遇重逢,你每天坚持给我发邮件,我看到了你改过的决心。只是我的性格使然,我也觉得自己对你太狠了,但是不狠我又成不了事。你知道吗?我很庆幸自己在大二第二学期拒绝了你的追求。那一个学期,我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请教了许多的老师和师姐们,积累了很多的实践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得以在我这几年工作打拼中派上用场,非常实用。我之前一直在我这辆车的4S店工作,从一名普通的销售员干到营销总监。今年过了春节有猎头公司找我,几个月前才换了一份新的工作,职位是行政部副总。”

苏惠民一边听着,一边侧脸瞧着她。原来自己与她能力的差距,从大学开始已经产生,经过这几年个人轨迹的发生变化,差距越拉越大。她现在已经坐到副总的位置,不管是什么公司,她的工作能力已是可见一斑。如今面对着她,不禁自惭形秽起来。

“惠民,其实我特别怀念我们还没有开始拍拖的日子,那种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觉。我感觉那时还更美好,是距离产生美、是保持一种神秘的感觉。”

“什么意思?人生若只如初见?小荷,我在认识你之前印象中是有对别人暗恋过,但认识你之后,对你的感情是矢志不渝、从一而终。我不曾对你变过心,不曾在外面沾花惹草,也不会受外面任何的诱惑。我认定了你,这辈子就认定了你。如今我与你更是有了孩子,我更想陪伴在你们身边,陪伴在笑笑周围。曾经的我的确是很不懂事,身上的棱棱角角,已经被你打败,被现实打败,磨平了、看淡了,回归现实生活,我会努力扮演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苏惠民说完,叹口气放松地看着前方。

郑秋娣认真听着,听完变得沉默不语。车内空气一时也变得安静起来,只有车外掠过事物的微弱声音。两人都不知该如何再言语,仿佛两个武林高手过招,见招拆招,你不出招我也不出招,到最后却是两败俱伤的感觉。

两人一直沉默不语到下车,才并肩一起走去学校招生办的办公室见招生老师。见了老师,却问为什么没带郑滔本人过来,他们都想与他聊天,类似面试这种说法,看看他这个人的综合素质。因为没带郑滔过来,所以老师们也没有过多得深入细聊。接着一个上午,两人又去了另外两间学校,都是得到同样说法,都想见到郑滔本人。

到了中午的时候,郑秋娣对苏惠民说:“不如中午我们去上次相见的地方‘子霞书坊’那里吃个便饭,接着休息一下,下午我接了郑滔再返回今天早上的学校,再来一趟。”

苏惠民点头说好。他完全听从妻子的安排,能在她身边呆着,能近前接触着她,这是此前他自己朝朝暮暮的奢想,珍惜此时此刻,感觉甚是欣慰。而且这个“子霞书坊”是一个奇怪的地方,里面有他不解的东西,就是那一幅古代女子画像。她的面容表情特别像自己的母亲,想近前细看一会,认真研究一番。他不禁问道:“小荷,这个‘子霞书坊’具体是经营什么的?上一次我是来去匆匆,没认真留意它的工商经营范围。”

“这个‘子霞书坊’的负责人是台湾人,自称‘风清居士’,跟我其中一个老板有点关系吧。她这个人已经在我们惠州扎根好多年,喜欢苏东坡及他的红颜知己王朝云,尤其喜欢王朝云。王朝云,字子霞,这个名称‘子霞书坊’就是因此而来。至于经营范围我说不上来,感觉她不是为赚钱而经营。一楼是面向小孩子,给小孩看看书,阅读学习之类,那里经常会搞阅读活动,关于诗词之类。二楼是面向商务人士,四个包厢,各有特色,所谓雅人四好,琴棋书画,非常适合高端商务人士在那里洽谈生意,开展商务合作。”

苏惠民听了,内心一时惊呆起来,但是没有言溢于表。惊呆于所谓的高端商务人士进出场所,妻子能在那里出入,说明她这个行政部副总也算是她企业里面的高层人员。而对于这个王朝云,苏东坡的红颜知己,自己对她尚有一点了解。她可谓是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苏东坡的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大概就是很好的印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相传此诗就是两人初次相遇,苏东坡有感而发、即兴而作,一直传诵至今,可谓是千古名句。只可惜此位佳人,却是英年早逝,命止于34岁,其正是葬于惠州西湖的孤山东麓。而王朝云墓在1984年已被HZ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是为重要的文物古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