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我回来了
太阳已然是藏起了半边身子,不过剩下的半边却是将昏黄的光线投射到大地上,好似给田野披了一层橘黄色的薄纱,远处是阴影与光明的交界地带。
这时的刘文江完全没关注身边的景物,反而是一边往家走,一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1993年真好,自己回到这个黄金般的年代,拯救了自己的初恋,接下来是干嘛呢,当然是要赚钱,要赚很多很多的钱。”毕竟吃过上一世没有钱的苦恼,所以刘文江给自己定下了这个计划。
1993年是个春雷滚滚的时代,南方谈话才刚刚过去,改革的浪潮正在迅速的席卷全国,这是一个机会遍地的年代,而刘文江只要从中抓住了机会,到时候就可一遇风云便化龙了。
刘文江是平南省播州市义泉县大永镇人,他家住在刘家村,家里四口人,父母和他妹妹,爷爷、奶奶不和他们住一起。
在这个村里有四十二户人家,将近三分之二都是刘姓,基本上都是一个老祖宗出来的,其他姓都是后来的,所以这个地方叫作刘家村。
刘文江走了半个小时左右的路终于是回到了村子,这时天已经快要完全黑了,家家户户也是亮起了灯光,屋顶上也都飘起了寥寥的炊烟,路上也还有一些正扛着锄头或拿着柴刀正在往家赶的村里人。
刘文江和路上遇到的叔叔婶子热情地打着招呼,毕竟这也是记忆里的东西,马上就到家了,一个人走了过来,是刘文江的大哥刘文兵了。
“小江,话说你今天不是中考完了吗?咋回来的这么晚?”大哥问道。
“我同学遇到了一些事情,我送她去医院了。”
“还好吧”
“嗯,”
“那你就快点回家吧,这么晚到家,幺爸、幺妈要担心的。”
“好的,大哥,大伯身体还好吧?”
“还是老样子。”
刘文江的爷爷辈是七子妹,其中五弟兄,两女娃,他的爷爷就是家里的老大,而他爷爷又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的父亲是家里的老幺,面前这位大哥则是自己大伯生的,也是他们这一辈里的老大。
自己大伯则是被车撞了,然后就瘫痪在床了,一直没有找到那个开车的人,所以也没有钱医治,毕竟这时候的农村三提五统的太多了,地里又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就一直没有多余的钱拿来治疗,反而是每个月都得吃药。
就因为吃药导致家里消耗太大,所以大哥到现在一直都没有结婚,现在的他已经二十三岁了,这在农村是妥妥的大龄青年了。
刘文江记得是在95年,自己大伯自杀了,还留下了一封遗书,说是不想再拖累家里人了,这样一直到一年光景后,自己的大哥才结了婚,那时的他已经二十六岁了。
或许是生活给了他太大的压力,让他明白没有钱的日子是糟心的,所以他后面反而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成了村里最先富起来的那一个,不过这差不多是2000年时候的事了。
刘文江现在既然重生回来,就一定不会让那样的悲剧再发生,他要赚钱,要让大哥赚到钱给大伯治病,更要让村里的叔叔伯伯赚到钱,他有这个信心,毕竟他比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人见识的都要多。
心里回想着这些曾经的事,刘文江已经走进了屋,家里还是木房子,总共四间房,一间客厅,三间卧室,后来父亲又搭了一个灶房方便做饭,这就是刘文江现在的家了。虽然穷苦,
但还算得上是幸福。
进了屋,客厅没有人,刘文江知道肯定是在厨房里,妹妹烧火,父亲宰猪草,母亲则是做饭。
放下书包,刘文江向厨房走去,他现在的心是激动的,现在自己的父母还是年轻的,头发没有花白,后来却是为自己的结婚操心,后面又为孙子、房子、车子等操碎了心。导致他们的头发还没到六十岁就逐渐的开始花白了,自己却不能长久的陪伴在他们身边,也从来没有对他们表达过自己的爱。
虽然自己是靠读书走出去了,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却没有尽到多少孝心,也没有为村子的发展做出多少贡献,就像自己已经出走半生,归来那老旧的村子和父母仍旧是静静的伫立在那里。
走进厨房,看见正在做饭的母亲和正在宰着猪草的父亲,刘文江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爸、妈你们辛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