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 春天到了



 杨小涛回到四合院,吃过晚饭就来到院子里,将蔬菜水果收了一遍。

 在外人看开,这个小院里的蔬菜并不多,但在杨小涛的空间里,总产量绝对超过人们的认知。

 归其原因,还是因为小薇的存在。

 操控植物的生长,自然能够催熟了。

 只需要一点能量,就可以激发植物的生长素,加快生长成熟。

 这个菜园并不会花费小薇太多能量,因为现在天气转暖,阳光充足,一天的太阳光只要半天就能满足小薇的生长需求,剩下的能量不能浪费了,就用来催熟果实。

 足让杨小涛获得更多的蔬菜果实。

 正因如此,每到夜晚时,那些白天看起来还青嫩的黄瓜西红柿,就会加快成熟,然后被小薇摘下来。

 而新的果子也会长出来,替代消失果子。

 至于韭菜,那完全就是割一茬长一茬,白天刚刚割完,用不了两天就能长出来继续收割。

 正是有了这种能力,才让杨小涛有底气帮助需要的人。

 至于去鸽子市买卖东西,杨小涛暂时还没有需求,当然这也是暂时的。

 真到了需要的时候,凭借储物空间里的食物,完全可以解决需求。

 吃完饭,睡觉。

 日子再次平淡起来,很快半个月就过去了,春天的气息也越来越浓郁。

 这段时间杨小涛除了在工厂里上班,和工友交流,就是看书挣学分。

 当然,两次兑换栏更新的物品,让杨小涛的空间里多了许多瓶瓶罐罐。

 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水果罐头,除此之外就是两种酱料。

 俾县豆瓣酱和王致和臭豆腐。

 这给杨小涛单调的饭菜增加了调味,也吃的更多了。

 这些日子,杨小涛开始为四合院中困难户提供蔬菜,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也是杨小涛深思熟虑的结果,既然得到了王主任的肯定,那就没必要藏着掖着。

 何况现在吃饭是头等大事,多少家庭因为吃不上饭每天都要忍受饥饿,全凭高涨的精神支撑着建设祖国。

 院子里的困难户有三家,都是在街道办挂号的,每个月里每人都会从街道办那领取三斤粮食补助。

 这点,或许是杯水车薪,却也是街道办能够给予的最大帮助了。

 三户里有两户在上次开大会的时候说过,就是王家和周家。

 剩下的一个是前院倒错房里的老张。

 一个半百老头在街道办打零工,领着两个孙子。

 上次要帮扶的时候,老张觉得自己家还好,就没有麻烦别人。

 但杨小涛知道,老张是那种心正的人,孩子的爸妈都为祖国建设献出了生命,他一个老人有着自己的坚持。

 杨小涛也不是每天都送,基本上三两天送一点过去,毕竟菜园里的蔬菜是有限额,这样做也能避免被有心人觉察出来。

 来到王家,将一兜子西红柿送给王老爷子,然后再将一兜黄瓜递给周家的孩子。

 最后来到前院,在阎阜贵眯着眼睛满是羡慕的神情下,将一篮子蔬菜倒在张老爷子的桌子上。

 杨小涛并没有进去多说什么,也不会要求什么。

 这年代做好事不留名的太多了,无私奉献更是一种社会风气。

 他无法置身事外,更何况现在的杨小涛十分“富有”,就像王主任说的那样,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所以送给这些人东西,是他心甘情愿的,至于他们接受后的感激,他也笑纳了。

 至于其他人,想要就拿东西来换吧。

 下班回家,杨小涛拎着买回来的猪肉从前院走过。

 阎阜贵看着杨小涛走进来,张嘴想要说什么,却是没好意思张开嘴。

 两天前,他拿了一大摞书去换了一条鱼,之后就像再换些东西,就被杨小涛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杨小涛看不上其它东西了。

 至于攀交情,那还不如实物兑换来的实在。

 “还是要靠自己啊。”

 阎阜贵拿起钓鱼竿,朝胡同口走去。

 院子里,傻柱看着杨小涛拎着猪肉回来,心里就不舒服。

 这种出风头的事,应该他来做才对。

 看着杨小涛人缘好起来,他心里就憋的慌。

 尤其是他给后院聋老太太要点西红柿,杨小涛竟然说聋老太太是五保户,却不是困难户,每个月发的粮票金钱完全够她生活。

 所以,想要西红柿,就拿东西来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