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精锐宫道-第3/4页



        袁忠和是最早跟着孟绍原的一批人,也是孟绍原的结拜兄弟。

        他们这批人,被称为“丙子系”。

        在孟绍原集团中,他们资格最老,而且实力也最强。

        岳镇川、魏云哲这批人,一个个都是封疆大吏,地方要员。

        丙子系里的祝燕妮,还是孟绍原的女人。

        里外他们都有人。

        可问题是,在上海,吴静怡的“内勤系”却占据了绝对优势。

        所有重要的行动,都是由她来负责部署的。

        赵昌乐、郭瑞的“青年系”,和丙子系的老人关系好。

        宋登、甘宁等人的“杭州系”,和吴静怡走得近。

        现在看起来,沈力、叶蓉等人的“重庆系”,也很听吴静怡的话。

        内勤系的势力太大了。

        袁忠和心里的这些想法,孟绍原不是不知道。

        孟绍原集团中派系林立,这点和军统非常像。

        更加像的是,军统只要戴笠还在一天,就能压得住这些派系,没人敢出头公然闹事,最起码还能保持表面太平。

        可戴笠要是不在了,顷刻间所有派系都会主动站队,争权夺利,大打出手。

        这也是抗战胜利之后,军统的表现远没有抗日时期那么亮眼杰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孟绍原要是哪一天也不在了,这些什么丙子系、内勤系、青年系、杭州系、重庆系,还有未来会陆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派系,非闹到惊天动地不可。

        派系啊。

        日本人中有,中国人里面更多。

        孟绍原没办法解决,他只能靠着自己压住他们,就和戴笠压住军统各个派系一样。

        不能光靠压制,还得给他们一点甜头尝尝。

        比如准备把袁忠和调往苏北,就是计划之一。

        丙子系的人,都属于老资格,从南京开始就跟着孟绍原了,其中大半还是结拜兄弟,忠诚上暂时没有问题。

        让他们在外面带兵,是可以放心的。

        袁忠和一跃而成为地方实权派,心中只会对孟绍原更加感激。而对于吴静怡来说呢?也少了一个资历远在她之上的老人的牵制。

        孟绍原有的时候也觉得自己真他妈的不容易到了极点,既要对付日特汉奸,还要安抚身边的这些人。

        其实自己又何尝好过呢?

        上海军统不光只有一个孟绍原,可是有“三巨头”的存在,周伟龙、程义明的资历、身后的靠山可远远强过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