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钟焉饮酒作诗,诗仙之名



  便在此时,忽然安静的宫殿里响起一道声音。

  一直独坐于的大厅之内的钟焉忽然长身而起,说道:“我来!”

  法海讥讽道:“哦?钟神子莫非诗性大发,又能写出一首诗来?”

  “的确。”钟焉道。

  法海见此,接着给钟焉下套,迅速道:“既然钟神子诗性大发,不如再作一首,钟神子从不说假话,想必也是能拿得出手。”

  钟焉起身而出,高声喝道:“酒来!”

  几名学子从后方抱过几个约模两斤左右的酒坛,送到钟焉的身前。

  “谢了!”钟焉一笑,一把拍碎酒壶封泥,举壶而饮,如鲸吸长海般,不过片刻功夫便将壶中酒浆倾入腹中,酒意大作,诗性大发!

  钟焉道:“诗乃心声,诗乃文道。今日本神子也斗胆在金陵书院内,略做一二。”

  一名文人雅士怕马屁道:“钟神子敢于尝试,乃真性情。”

  “是啊,是啊。”

  “敢于尝试就比一些人强太多。”

  众人纷纷表示认可。

  钟焉微微一笑,再次取过酒壶饮了一口,静静地望着天空,心中的诗意却渐趋浓烈,忽然将白袖一挥。

  连喝三声:“纸来!墨来!人来!”

  钟焉三声喝声,书院院长依然冷静地吩咐学子按照钟焉的吩咐,一会儿功夫就准备好了这些。

  殿前空出一大片空场子,只有钟焉一人,孤独而骄傲地站立在正中。

  一名学子过来,铺好白纸,研好笔墨,坐下准备听钟焉做诗,自己记录。

  不料钟焉摇了摇头说道:“一个不够。”

  书院院长,再次吩咐下去,这次又来了九名学子,十名学子分作两排,一排五个,依次记录。

  钟焉看了苏清歌一眼,眼中笑意更胜,对身边正执笔以待的十名学子说道。“我念,你们写,若写的慢了,没有记录到,我可不会念第二遍。”

  这十名学子无来由地紧张起来。

  很多人都在等待钟焉做的诗,因为种种事迹钟焉身上的奇迹光环太多了,他们想看看钟焉是否在文道上也能创造奇迹。

  此时正入夏季,夏季清风令人陶醉清凉。但场间的气氛却有些类似于战场之上鼓声渐起。

  钟焉再次喝光面前的酒壶,往地上一摔!放声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杯莫停!……”

  毫无征兆,毫无酝酿,钟焉脱口而出一段。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不一会儿功夫,便有了十几首。

  钟焉此时不停吟诵着前世的所有名诗,十名学子挥笔疾书,却都险些跟不上他的速度。

  众人默然,细品。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而一开始只是纯粹看热闹的诸位蠢人,此时终于忍不住在心中嘀咕了起来,这些诗他们一首也没有听过,但确确实实是极妙的句子,难道……钟神子是诗仙?

  钟焉站在书几之旁,眼神望着大厅之外的景色,拿起一壶酒再次饮了起来,又放声念道。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醉里挑灯看剑!……”

  既不在乎为他抄录的金陵学子记住了没有,也不在乎旁人听明白了没有。

  那些咀之生香的前世文字,经由他的薄薄双唇,在这金陵书院的大厅里不断回响着。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此刻金陵书院的学子们、文人雅士、儒家之人等。渐渐围坐在了钟焉的身边,听着他口中诵出的一首首诗,脸上写满了震惊与无法置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