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笑拥江山美男梦(118)-第5/6页
除了编写这些实用主义教材之外,她还以历史技术发展事实和自己的实业经验摆事实、讲道理立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国家命运、知识产权概论。
此外还著有矛盾论、实践论、大周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些文章是为了变法统一价值观,并且不藏不掩扒开云雾。
书颖不敢太超越时代,她只能社会治理上,以史实发展规律为基础,引出良性社会和恶性社会的概念,避开近现代的革命话题。她还提出“儒家为体,诸学为用,无用之体,岂不是行尸走肉”
这些精练白话著作引起天下有识之士的惊叹共鸣,钦佩她智慧和主张。也引得想借着故纸堆维护自己的利益的老学究们惊惶仇恨,只能底下联结,攻击她是女主祸国。
许多有实职的士大夫也明示暗示太后临朝不用事事亲力亲为,劳神苦思代百官之职,而且治学领域是他们大儒的事,不是她的事。
书颖携政事堂规定下一届进士科除了考策论、经义之外必考君子六艺。六艺进行“六选三”考试,但算术是必考科目,难度增加到书颖所著数学教材的内容。
民间读书人也对此非议极大,也幸亏现在不似明清时期,并没有县试、府试、乡试这么严格标准的选才制度。
读书人在没有通过国家级的科考得到功名之前,他们并没有秀才、举人这种身份。就算地方选上去参加国家科考的生员,虽然有优待,也不算有功名。
书颖觉得其中有人给脸不要脸的,但又不能杀,心中也颇为不爽。书颖不爽之后,又写新的文章出版在报纸上,这个时期民间是有卖类似报纸一样的东西。
书颖从自己早年所得的神医的身份出发,讲个体差异性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她借此提出了文理、理科的概念,个体存在差异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从大脑结构和发育的医学上分析,整体上女性的大脑和情感状态更擅长学习文科,而男性拥有更强大的理科大脑。
很多士大夫家族的子弟一样考不上进士,被强迫着去读文科却怎么也到达不了父辈高度。书颖这个理论出来,便称一些被认为是废物的子弟是被耽误了,或许他们是有理科天赋的人。
理科的数学和格物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一方面是朝廷各个部门最需要的实干人才,另一方面这种人的天赋潜力被开发,就算不出仕,将来都会是实业家,跟她一样卖什么都赚钱。
她神医的这重身份早就天下闻名,许多官员生重病,也不是没有想找太后看病,只不过身份所限,没有人敢提。所以大家倒不都怀疑她在扯淡。
太学里开办的数学课使用书颖编的教材,内部在本朝的加减乘除基础上引入现代数字和数学符号,还将其分化系统的支科,其中应用数学上就有财会数学、工程数学基础。这些并不是深奥的高等数学,智力门槛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
书颖在京时,每三日都会抽半天去太学讲数学课,还有另外四位算科出仕的小官作助教。太学里的少年学生的政治主张原来并不清晰,都是可塑的。
书颖不但是皇太后,而且她的传奇太多,就算不支持女主天下的少年,也会想去看看天下第一美人、凌云女侠、当代第一全才。一见她面,少年人就免不得想多见一见。
听她讲课风趣幽默,知识点却很实用,相比被逼着“写作文”,他们当然喜欢学这门学问。
书颖从医学、唯物历史学、时政案例、商道案例各种角度给他们洗脑,学得好数学的人才是最有用的人,数学的头脑才是最优越、最迷人的头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