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笑拥江山美男梦(79)-第3/9页
王知敏觉得记忆中王知敬今年能中进士,如今有她的猜题中奖率还是提高的,考中机率更高才对。
但是王知敏没有想到书颖虽然不明着插手任何朝政,但是赵玮读了她几十篇精妙角度的策论,对于取士的偏好就有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赵玮身子虽然不好,但他是有野心和进取心的男子,除了面对书颖时因为自己身子不好有些自卑,他实际上精明得很。
赵玮不直接插手省试,但是对主考、副主考们有所要求,就是他表示朝廷要取什么方向的人才。
几大考官不知赵玮读过书颖的策论,皇帝对科考取士有需求偏向,他们并不会有什么意见,会谨慎配合皇帝的志向。出题时他们这群士大夫自能故作高深,不会直白地告诉考生,他们取士倾向。
有书颖这只大蝴蝶的间接影响,王知敏给王知敬的几个模拟题一个都没有中。原来策论考试列举了隋唐征高句丽的一些史料,让考生拟论。
王知敬拿到这题时,想的是想写止戈休养的方向,因为本朝一直以来就是破财消灾。
倒是玉堂看到题目时,虽然发现也没有和书颖出题一模一样的,可到底有所相通,书颖写的策论都是偏向进取之策。
于是玉堂下笔有如神助,套上一个喜欢的模版后写出策论,又酌情或精练、或润色,用上让人眼前一亮的高分句。
赵玮延袭了先帝时期的诗赋和大义的题,但是诗赋和大义题的比重分值减小了。诗词和大义加在一起的比重才四成,所以说策论得高分者基本能中。
赵玮觉得马上废除诗赋这种治国无用的东西会太过得罪一帮读书人,并且出题也不精研文字游戏了。
赵玮只要求他们填空古诗词,也是题海,最后命题让考生写或诗或词一首,并且无病呻吟的立意的不取,只取忧国忧民、乐观向上、锐意进取的正能量的。
至于大义就是考经典字句的填空和问题理解,这部分的考法是差不多的,同样是题海。
九天七夜,其间转场两次,因为天热,转场那晚可以按规定去特定的地方洗澡。终于到六月六日,本界科考结束了,玉敏、刘浩凌三人亲自去接玉堂。
玉堂出贡院时已经脚步虚浮,只想洗澡后大吃大喝一回。刘浩凌一看到他就迎上去,追问“怎么样难不难考”
玉堂叹道“你说呢”
刘浩凌分外恐惧,因为这也是他将来的命运,嘟囔“那怎么办呢”
“能怎么办回家了。”
正在这时,韩澈也同样脚步有点虚浮着出来了,看到他们的马车就过来招呼。
玉堂、韩澈、刘浩凌互相作揖,便约好过几日再一起聚会。等到王知敬凑过来时,玉堂冷冷淡淡介绍他是太原王氏嫡支三子。
韩澈才反应过来,做了自我介绍,王知敬听说他是韩相公家的二公子,眼里都亮起来,格外客气有礼。
韩澈却只平平淡淡,不悲不喜,与玉堂他们告辞了。
考完进士科后几日就是诸科考试,如明法、明算、武科。明法、明算的考试也是题海,但不像进士科要考三场。
在那几科考试进行的时刻,书颖已经跑去校场天天训练骑马射箭了,她是暗器高手,可是射箭和暗器还是有所不同的,需要外功的力量为主。
她的外家功夫确实不如书林、裴延庆等高手,他们能拉开三石的弓射箭,可是她拉两石都有要吐血的感觉,更无法确保准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