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盐城婚嫁



  盐郡近日落了好大一场雨,本应是秋雨绵绵,但天公像是打了个盹,落雨的闸门大开,大雨从天幕下倾泻而出,待洗净了缠绵在盐郡上方的乌云,又经得农户商贩的小声嘀咕中,雨水便悄悄落下了幕头。

  张男儿在雨水还未来临之前,便回到了盐郡的家中,原本只是待上两天就要返回木郡,因为这场大雨便推迟了几天,家中的二老倒是极为心喜,总想着让他多留几天,这不天公作美。作为盐城曾经的武将主官,张清有四个女儿,张男儿则是老来得子,最得张家上下的宠爱,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是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张男儿却打小立志从军。

  张清嘴上同意,心里多少有些忧愁,张清的两个兄长都战死在了沙场,没有留下子嗣,张清生怕张家这一支到了他这里便断绝了,直到后来张男儿十五岁便去了北大营戍边,三年军旅,已经满了十八岁,中古时代,大多早生子嗣,虽不及上古时代,但十六岁成婚不是什么稀罕事,严氏也催促张清忙把婚事办了,好了却了心病,于是张清通过二女婿黎镜,将张男儿调去了木郡,远离了边境。

  因此,这次张男儿一到家中,严氏不仅仅忙着嘘寒问暖,还忙着将盐城的尚未婚嫁的大家闺秀介绍给儿子,原本特批的半月假期,张男儿见状也谎称只有五天,后被严母识破,只得听从母亲的吩咐明天去盐郡主官方显家中拜访,方显有一女儿,年方十七,与张男儿本是青梅竹马,只不过张男儿对这个整日瓜兮兮的方家小姐不怎么感冒,再说,小的时候不是她非要死皮赖脸的跟着自己吗,怎么突然就青梅竹马了?张男儿如是想着,但还是跟着严氏去了方府。

  今天方府比往常热闹许多,府里的下人们都听说了盐城张家的独苗回来了,这次是来拜访老爷,顺便着谈谈二小姐婚嫁的事情。下人们想着,张家在盐城的地位配二小姐那是最合适不过了。

  且不说张清曾效力于青州南大营徐帅帐下,自己的二女婿更是人中龙凤,年仅三十五岁便是行政院军政司的副使,稍加时日,未必不能入军部任职,而方家在盐城也是极为显贵,方显本身就是青州五城之一盐城的行政主官,而方家更是与函南秋氏世代都有姻亲,两家要是结为亲家,方家的地位在青州南部六郡就愈发的高了。

  具传言,张男儿在青州的青岐营被现任军政院左参兼青岐营主武官的榆词颇为看重,要是最后能够被青君一系委以重用,张家和方家的权势更是能在上一层楼。下人们在一起小声嘀咕着,心里都不免的激动。

  只不过方显此时正在为一批官盐失窃的事苦恼,甚至动用了自己在盐城谍报系统的内部关系去查找,近日有没有可疑的外人进到盐城境内,而从刚得到的消息来看,近几日确有两个奇怪的少年偷偷的潜入了盐城,两人极为狡猾,进入盐城后就人间蒸发般消失不见了,从身形来看,年纪在十四岁上下,一人穿着破烂衣服,像个乞丐,另一个则着一身水洗蓝衫,极为清贵。

  听到这消息方显心里不禁一咯噔,最近听到了一些古怪传言,说是榆族的少族长未死,而是跟人跑了,还是跟一个男人跑的!而那人正是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方显多闻青州上层权贵流行龙阳之好,想不到他小小年纪便玩的有如此颜色。

  只不过现今青州上下昭告榆木已故,但这些关于榆木传言却呈现越发猛烈的态势。方显思来想去觉得没有什么头绪,便不在去想这些跟他关系不大的问题,这批官盐数量不大,即便是追查下来,自己也能圆过去,只是近来盐城的盐矿消耗比往常大了许多,想到这里,方显觉得好气又好笑,青州的那帮比他官大的老爷们是真的吃相难看,夏天刚送过的“孝敬”,这才过去几个月,竟明里暗里再次索要,“这是改朝换代了,但那帮狗东西不还是他妈生的吗,我这盐城是有钱,那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今年要是再提税,那些个盐商说不定都要把盐直接倒进青江里了,还有这农户就要拿着锄头刨我的墙根了”

  “再忍忍吧,这次青州官场的巨变,地方上已经换了九个行政主官了,青州这最大的五个城,就你的盐城和李崖的临城没有换人,上面还是清楚你的能力的。本家来的消息,今年夏末联席会议拟定提拔的官员里,你的名字没有更换,顺利的话,明年春天你就被调到行政院任职了”,秋艺安慰着自己丈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