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0里-第2/3页



潘老板抹完了桌子,站定了想想,道:“也是,老周真要硬着头皮把酿酒厂给卖了去租个好场地,球队后面可要喝西北风了。哎,车到山前必有路,真要能升级的话,到时候再看呗,积分先踢到第一总不会错。”

那顾小虫倒转头对钟器道:“小钟啊,你看这飞鹰队可没啥前途,要不考虑考虑回村里支援千里队算了?”

钟器微愕,却不知村里识得自己的人倒不少,转念想想村小人寡便也不足为奇。

潘大头笑骂道:“人家可是正儿八经踢职业足球的,哪儿不能踢?可别糟践小伙子前途了。”

说笑间,店里已无其他客人,钟器也吃完了面,便道:“买单,谢谢。”

却见一个中年妇女自后面的厨房走了出来,解下围裙,给钟器结了账,想来应是下厨的老板娘,也不知是否姓石。

再看那潘老板,早不知从哪里取出了一面旗子扛在肩上,招呼顾小虫和老板娘一齐离开,又道:“小钟,要不要一起去看千里队的比赛?”

……

共和国地广人多,足球又是最受欢迎的竞技乃至娱乐项目。海量的足球人口和拥趸对竞赛有着极大的需求,当真是小至每县每村都有足球队。

因此上,共和国有一个庞大的联赛体系,如金字塔般设为十六层,共有两万零七百六十八个联赛,容纳注册的四十几万支球队参赛。

从最高的第一级至第五级为职业联赛,分别唤作超级、冠军、甲级、乙级、丙级。而第一至第七级为全国性联赛,第六级正式名称为全国精英联赛,第七级共设全国精英北部联赛和南部联赛两个组别。

再往下的第八至第十六级为地区性联赛,级别愈低则参赛的地域范围愈小,而设置的联赛组别和参赛球队数量也愈多。譬如第八级是按四个大区划分,每个大区各有一个联赛,而第九级则是在每一个大区里又设两个分区。

以此类推,第十级按郡设置已然有三十六个联赛之多,第十一级是在每郡里又分为两个区。第十二级更是按府或区设置,已高达四百八十个联赛组别。

自第十二级联赛开始往下,已不是由共和国足球总协会直接统辖,而改为各级地方足球协会管理,设了五个层级共两万零六百四十个联赛赛事。

沙洲千里足球俱乐部成立于五十三年前,原先不过是村民自发所建的兴趣爱好,历经多年的联赛厮杀后倒也突破了地方联赛的桎梏杀入了全国性联赛。二十几年前,更是出了两个了不得的人物,助球队一举冲到甲级联赛,铸就了队史的辉煌。

在那两个了不得的球员不久便被区里的强队挖走后,千里队便也慢慢沉沦在职业和半职业联赛间直至今日。

虽说沙洲千里队的成绩比起另外两个村的球队仍挣扎在地区性联赛已是好上了许多,但村民们无不希冀球队某一年可以再度攀登高等级联赛,孰料球队的硬件所限竟成了横亘在职业联赛前的一道难关。

由于当初俱乐部所占的土地是一块儿打包购置的,沙洲千里队的主场其实便建在俱乐部总部和训练场的旁边。

当真是颇为寒酸的一座露天体育场,仅是人工草皮,不设加热和排水系统,场地外没有跑道,球场没有更衣室,更没有开关顶棚、大屏幕、广播和转播机位等诸般设施。

唯一供应食物饮料之处便设在俱乐部其中一栋楼的底层,尚能隐隐闻到隔壁逸来的橘酒香味。事实上,主场比赛日卖得最好的饮料便是俱乐部自产的橘子酒。

看台仅有寥寥三千个座位,加上站台也不过容纳五六千个观众。此刻离比赛尚有十几分钟开始,看台倒也满了七八成。一眼看去,皆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极少数的才带着小孩。

坐在主席台中央的石浩问道:“怎么似乎没什么年轻人来看球啊?”

周平安露出无奈之色,摇头道:“人心不古啊。现在的小年轻,都喜欢打篮球,更容易出风头啊。”

石浩不由想到了蔡燕如,心间便是一抽。

此时,蔡士廷忽然指着新走进看台的几人道:“那不是有个年轻人吗?扛着旗子的那是潘大头吧?”

周平安定睛一看,带头的男子脑袋圆圆鼓鼓的极大,可不是潘大头是谁?便笑道:“对啊,就是潘达通和顾肖崇。哦,你们刚才碰到的潘德言就是他侄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