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集 玉皇大帝-第3/8页



  历史真相:商王太戊派王孟为使,向西王母求药之事大抵渺渺,不可当真。但从此传说可以猜测,早在太戊时期,商朝大概便与昆仑山下西戎部落有所来往。

  太戊死后,葬于太戊陵(今河南内黄县亳城乡刘次范村),子中丁继位。

  仲丁元年,将都城从亳西迁到嚣,便是如今河南郑州。

  东南夷族兴起,仲丁六年进攻商朝,仲丁出兵将其蓝夷部落击退,商朝虽然最终获胜,但本身势力亦受重创。

  仲丁在位十三年去世,弟外壬夺位,首开抢夺帝位先例。

  外壬死后,再传七帝,至祖丁之子阳甲。

  阳甲在位,商朝内乱不止,贵族之间相互残杀,商朝自此衰落,诸侯不朝。

  百年以来,历经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王,诸父子兄弟、叔侄之间彼此争夺王位,动乱不休,史称“九世之乱”。

  “九世之乱”期间,商都先后从亳迁到嚣,再到相,再到耿,又到邢,后又到庇,然后到奄,此时又回到亳,费时一百年,画就一个大圈。

  便在商都不断迁徙之中,商朝对周边部族影响力大为减弱,北方戎族和东方夷族发展壮大。自此殷商帝国控制力便被限制在中土地区,而东夷则成为努力征服对象。

  阳甲帝逝世,弟盘庚继位,自奄地南渡黄河,重回成汤故居亳都。

  盘庚复归旧都,发现宗室内部愈乱,兼且东面诸夷不安,于是再次准备迁都。

  盘庚:为摆脱困境,避免自然灾害,朕经过翔实调查,决定迁都到殷(今安阳小屯村)。卿等公议,可速作决断。

  众臣:今方归故国,因何又要北渡,放弃成汤祖业?

  盘庚:你等不知,殷邑土地肥沃,建都农耕,都远胜于亳,此其一也;北迁以后,王室、贵族众志成城,内乱既止,此其二也;殷地远离东夷,可避其攻击,都城安全,远离外敌干扰,利于统治天下,此其三也。趋利避害,有何不可?

  众臣闻此,虽然无话可驳,但多数贵族贪图安逸,不愿搬迁。部分贵族见王意已决,甚至煽动平民反对迁都,聚众喧闹。

  盘庚并不动摇,命聚群臣于宫外,树起两面大旗,右书“天命”,左书“先王”。

  盘庚:迁都是为安定国家之计,并非出某私意。你等不解我苦心,无谓惊慌;且挑唆百姓,欲改变我意,实为愚蠢之策。

  传旨官:奉天子诰书,宣谕部族。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

  诰命即下,盘庚终于挫败反对势力,带领平民奴隶北渡黄河,搬迁到殷。迁殷之后,盘庚重申严令。

  传旨官:奉天子诰命,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

  贵族:王命何意?

  传旨官:王诰甚明,即不管血缘远近,犯罪便即处死,立功即行封赏。在朝廷之中,天子升杀予夺,掌握绝对权威。

  通过迁都,镇压异己,商王权威就此上升,豪强贵族气焰稍敛。因盘庚态度强硬,手段果决,故此民心始安,局面平定。从此商都永久固定在殷,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故自盘庚以后,商朝又称作殷商。盘庚遵循商汤德政,诸侯都来朝见,商朝得以中兴。

  盘庚死后,弟小辛继承王位。小辛死后,弟小乙继位。小乙死后,由子武丁继位。

  武丁在位,夜梦圣人,自称名说。

  武丁按其形貌观察群臣,发现都非梦中所见。于是亲自画下梦中圣人容貌,派百官手持画像,各处寻找。使官来到傅险之地,遍查筑路工役,发现一人酷似画像中人。

  使官:兀那役卒,停下板筑,前来回话。

  群役闻声,齐都回头。使官以手指向其中一人:说的是你。

  那人放下筑版,上前向使官施礼。

  使官:何姓,何氏,何名,何方人氏?

  役人:无有姓氏,贱名为说,便是傅险之人。

  使官:陛下梦中圣人,正是名说,既如此,可指地为姓,名曰傅说。

  傅说:多谢大人赐姓。

  役吏闻此,大惊失色,齐向傅说拜倒。使官大喜,便与傅说更换衣服,将其车载以归,带回殷都,来见商王。傅说上殿参驾,武丁见之,大喜若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