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明末
    
  强调兴兵的正确性后,这人继续发言,招揽金潇。
  “我乃大金四贝勒,正白旗旗主皇太极,可与五哥莽古尔泰一同担保,只要勇士愿意投降,必授予将军职位!
  此外,勇士身后的明军,也可悉数安排在勇士麾下。”
  金潇心中一惊,此人就是皇太极?!
  莽古尔泰金潇没听过,大多数人对于清初的爱新觉罗家族,只知道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最多再加一个大玉儿。
  至于努尔哈赤除了皇太极和多尔衮外的其他儿子,远不如皇太极和多尔衮有名。
  反正金潇和他前世的好友们是不知道的。
  但是皇太极可就有些名气了。
  虽然要说他的具体事迹,金潇也说不上来。
  但是金潇知道,皇太极在努尔哈赤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并且改后金为大清。
  在努尔哈赤的时代,努尔哈赤是自立为汗,建立了大金(史称后金)。
  到了皇太极的时代,皇太极改大金为大清,自命皇帝。
  清朝的名字,就是从他而始。
  这可是条大鱼啊!
  金潇也知道,即使皇太极死了,清朝依然会出现,最多不叫大清,可能是延续努尔哈赤起的的名字——大金。
  也有可能起个新的名字,或者还是叫大清也说不定。
  但不管怎么说,明朝是没定了。
  明朝已经进入了王朝末年,张居正的改革帮明朝续了一波命。
  但张居正死后,他的改革被推翻,他改革留下的底蕴,也随着万历三征,消耗殆尽。
  而努尔哈赤已经崛起,并且与明朝翻脸。
  偏偏小冰河时期即将降临,依靠天时过活的农民,在这种情况下,活不下去的。
  更别说明朝后期,贪官污吏一大堆。
  还有大明宗室,也是剥削治下子民。
  明朝分封当猪养的宗室也是太多了。
  每一代皇帝有兄弟的,都会分封他的兄弟,分封时就要拿出大量的钱财,给被分封之人带去封地。
  这些分封的宗室不仅给明朝国库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还在封地压迫、剥削治下子民。
  即使是张居正,也拿这些宗室没办法。
  改革无法作用到这些宗室头上。
  种种原因,一并导致了明朝的末路。
  百姓活不下去怎么办?自然是起义!
  内忧外患一并袭来,明朝此时已经重积难返,再无无力回天了。
  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接连拖死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但也无法改变明朝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打击下,丢失大量土地,离亡国不远的事实。
  皇太极死后,他的儿子顺治在位期间,明朝彻底灭亡。
  金潇在谈话期间,吸收了原主的记忆。
  瞬间明白现在是什么情况。
  因为,这里是萨尔浒!
  而自己是马林麾下的兵!
  这是清朝的崛起之战——萨尔浒之战!
  金潇了解这场战争,还是因为看到有明亡于明神宗(万历)的说法,好奇查看具体情况,才了解的。
  主要是深受明神宗信任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大肆谎报军情,骗取军功封赏,军事打击目标上偏袒努尔哈赤势力,致使明末边患严重。
  也就是说清朝的崛起,就是在明神宗在位时发生的,并且某种程度上是明神宗的放任导致。
  也有历史小说里面提出,最开始努尔哈赤就是李成梁养的狗,以此养寇自重,只不过后来这条狗越来越强,成了老虎。
  而李成梁死后,这头虎就成了出笼之虎,直接威胁到了明朝统治。
  而正是明神宗在位时期,萨尔浒之战明朝战败,清朝(后金)彻底崛起,掌握辽东战场主动权。
  也是这次战斗后,明朝对清朝(后金)的战斗转为防守,并逐渐彻底丢失辽东。
  同时战争开支巨大让明朝不得不加重赋税,再加上明末处于小冰河时期,百姓收成不好。
  因此明朝国内出现农民起义。
  内外交困下,明朝彻底走向末路。
  最终导致清朝入主中国。
  此时,金潇所在的地方就是萨尔浒,而且,明朝已经有两路兵马战败了!
  一路是最先到达萨尔浒的西路,由杜松率领,最先被击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