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老兵生死论-第2/3页
每次一想到她笑的时候,就会挂在嘴角的两个小酒窝,周席的心里就会感到暖洋洋的。
他和她的家境相差太大,所以根本就没有任何娶她的可能。连唐如这个名字他也是偶然听别人提起才知道的。
甚至唐小姐可能从来都不记得有过他这个人,可他就是老想起她,这让周席很是郁闷。
原来,想做能插鲜花的牛粪也是要拼实力的,至少要有经过肥牛的牛菊拉出来的身份才行。
周席暗骂了自己一句癞蛤蟆,又狠狠地甩了甩头,对李浩说:“浩子,等会儿一起喝几口。谁他娘的知道还能活几天?记得叫上怀民一起。”
“嘿嘿,老周,这话敞亮,俺李浩就服你这股霸气。”李浩贱兮兮地笑了两声。
周席听了,幽幽地说了一句:“哥的寂寞,你不懂。”
此时的张所,在中军营里已经来回踱步很久了,正在仔细思索皇上突然要他前突到驻防阳曲县的目的。
他是山东青州人,徽宗时期的进士。身形中等,白面无须,一派儒将之风。曾对岳飞有知遇之恩。
金军很快就要发动第三次入侵了,皇上才会突然下旨对防务进行调动。
这里是西路金军出太原后进攻路线上宋军的第一关,以现在自己手上的兵力,要守住必须有后援才行。皇上下旨只需要稍作抵抗就退走,然后再回防。这是要诱敌深入?可事实上哪里还需要诱?他自个儿都会拼命冲啊。
再回防,是要扎口袋吗?但是此地距离太原已不近了,这口袋是不是太大了啊?能抵住吗?到底是个什么战术呢?
张所细细地思索,反复看着地图,揣摸着皇上的用兵之意。
但是既然皇上已经下旨,先退后是肯定的,那就先组织疏散老百姓,提前撤往山里暂避吧。这座饱受战乱的边城,经过连年战火,本就很潇条,人口已不多了。虽然现在进山会挨冻受饿,但总要好过成为金兵刀下冤鬼。
于是张所命士兵组织百姓马上转移,坚壁清野,不要给金军留下一粒粮食。
另外下令派出探报,密切注意金军动向,及时掌握调动情况。
重新整修防御工事,全员进入战备警戒。
命厢都指挥使龚长江、毛世洪立即对城墙各处工事进行巡视、整备。
接下来就只有等待皇上的旨意或者金军到来,再做下一步的行动安排。
安排完军务,张所带上随从,亲自出城去堪察,提前选几处利于设伏的战场,以便如果皇上垂询时,好提供参考意见。
况且自己多熟悉驻防地区周围地形条件,也是作为军事主官的基本要求,战时指挥才能从容合理,利于取得战场主动权和胜势。
周席和李浩、楚怀民三人终于被轮值替换下来休息。李浩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撒腿跑回军营就把周席藏的酒拿了出来。
三人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席地而坐。周席一阵郁闷:“我说浩子,你他娘的怎么比老子还清楚老子的酒藏在哪里?”
李浩装傻地嘿嘿一笑,讨好地说道:“来来来,老周,你喝第一口,你是老大。”
周席懒得跟他搭话,接过碗来啜了一口。李浩也赶紧端起碗,咕咚一声喝一大口下肚,又瞪了楚怀民一眼:“快喝,别跟个娘们儿一样。”
三人喝了一会儿,觉得身上比刚才暖和了许多。
楚怀民问道:“老周,你刚才说又要跟金兵开打了?”
他瘦高个子,长得眉清目秀,性格温顺谨慎,除了周席和李浩,不爱跟人交流。与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山东汉子形象完全不符。
周席看着他。“我们当兵的,打仗就是我们的本分,有什么奇怪的。”喝了一口酒,接着说道:“怀民,你小子也算上过一次战场了,怎么还这么怕打仗?老子告诉你,那些骑马举刀朝你冲过来的金兵,可不会像我和浩子这样护着你,你越怕他越会先要了你的命。
你说,如果只剩下你和浩子,金兵会先选择杀谁?所以,怕死只能让你活下来的机率更低。
金兵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跟我们一样吃馍,又不是吃铁长大的,有啥好怕?你只有比敌人更狠、下手更快、更不怕死、甚至以伤换命,总之用你能想到的一切手段先杀死他,你才能活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