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六合营军功-第2/3页



  孙禄等几十名徐家仆役经过半日的劳作,将山匪与官兵约五百具尸体掩埋,黄平等两垒**营将士收拾妥当兵器后,秦衡便扣留下孙禄等六名仆役与那六名都尉、纵长,再将其余仆役与官军一并遣散。

  待仆役、官兵走远后,秦衡等一行一百七十余人便携带着缴获的军刀、弓、羽箭,又押解着十二名俘虏,经过近两个时辰的奔走,于夜幕降临时抵达拇指山东侧营地。

  众人休整了一晚,再经过三日,便返回了初九寨。

  ……

  当晚,初九寨的议事厅内,秦衡、翟明夷一左一右端坐于主位,秦念、朱敏站立于二人身后,秦月等四名长辈坐于左侧,而朱检依旧落座于四人后的木桌前。

  于前几日与原初九寨寨主汪顺一同阴谋当匪的汪福被秦衡召唤而来,站立于秦衡前方。

  秦衡脸色平静,问道:“汪福,你跟汪顺有什么关系?”

  汪福拱手,强压下心中的恐惧,尽量挤出谄媚的笑容,回答道:“回殿下,小人与他没有多大关系,只是恰好同姓而已。”

  秦衡眯着眼,眼神中充满审视,笑道:“你愿不愿意将功补过?若你立功,我不仅赦免你煽动叛乱之罪,还重重有赏。”

  汪福眉头紧皱,又不敢拒绝,只好装作大义凛然,说道:“若小人力所能及,必万死不辞。”

  秦衡微微张大眼睛,紧盯汪福,语气略显平淡,却不容拒绝,直截了当道:“好,半月后,你下山到雍城州牧府,也不需要隐瞒,直接告知州牧山上的一切,便是大功一件。”

  汪福脸色大惊,却不敢拒绝,只好当场应承下来。

  汪福退出后,翟明夷转过头,指着右侧的木椅,柔声说道:“念儿姐,敏儿,别站着了,到那边坐着就好。”

  秦念与朱敏微笑着点点头,在右侧坐下后,朱检走到秦衡面前,拱手问道:“殿下,您这既放士卒、仆役回去,又命汪福下山,难道您就不怕那位雍州牧得到切确消息后,狗急跳墙,直接举兵谋反?”

  秦衡微笑着摇摇头,显得自信满满,解释道:“如今大多数雍州官员、将校都是那位卫崇卫侯爷的旧部,我陈师伯、翟师伯也都说了,卫崇向来谨慎而又贪婪,除非万不得已,绝不会造反。”

  “我命汪福下山,便是要给他们一个更好的选项,如此,他们不仅不会造反,反而会主动举重兵前来杀我,而我也能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实力。”

  “我也是不得不如此,若雍州驻军依然强大,就算我们侥幸获得雍州,我们也寸步难行。”

  朱检面露喜色,却追问道:“如此说来,他们奈何不了殿下?”

  秦衡敛去笑容,转而一脸严肃,分析道:“但凡用兵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今正值夏季,天气无非两种,要么放晴而少风,要么下雨而多风,前者利于箭矢,后者利于近战,都是有利于我。”

  “这峡谷东侧有土城墙与陷阱,西侧有山沟,或利于坚守,或利于埋伏。”

  “这人和就更明显了,雍州军恶名在外,而**营莫不担忧家人为其所害,杀敌的奖赏也不少,所以,这五六百人必定死战。”

  朱检眉开眼笑,竖起拇指,夸奖道:“殿下果然胸有伟略。”

  朱检重新落座后,陈通望向秦衡,不苟言笑,建议道:“这赏钱事关重要,该好好商讨一番。”

  翟升点点头,表情同样严肃,附和道:“不错,若按照以往的惯例,以首级换赏钱,士卒难免嗜杀,但如今山下人少地多,确实需要好好保护人口。”

  “二来,如此的话,士卒难免见军功而忘奋战,难免先胜后败,而士卒也容易因抢夺首级而内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趁着如今我们手头上还有些银钱,是该好好谋划谋划。”

  ……

  众人商议了一夜后,便在六寨各张贴一榜:

  “**营于双指峰前杀敌四百一十五,每杀一人赏钱十两,降敌一百五十四,每降一人赏钱五两,共该赏银四千九百二十两。”

  “武艺不入流者,赏银一,七品,赏银二,六品,赏银三,五品,赏银四,四品,赏银五,有他务而不曾参战者,无论武艺,皆赏银五分,怯战者不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