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幕 午时



卯时,天蒙蒙亮,醒炮响。

捕头王一咕噜从床上坐起。

捕头王不是捕头,也不姓王。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名号,都是道上的朋友抬举……抬举个屁!

捕头王是正经的朝廷册封正六品百户!而捕快是什么?捕头是什么?特么都是不入流的衙役!

给一个百户安上捕头王这种名号,基本上就和你指着人家的鼻子骂他是畜生一样了。

洗漱完毕,穿了官服,挂了柳叶刀,捕头王出门大步朝衙门走去。

在街上走着时,这个那里随手拿个梨,那个那里拿两个包子,几口就吞进了肚里,临了觉得还不饱就返回去几步再拿了两根油条。

至于付账?不存在的。

这个点,越靠近衙门,商贩开门的就越少。等捕头王站在衙门口的时候,左右张望一下,半里长的大街,居然没有一家店铺开门。

点卯之后,捕头王随手点了几个捕快。

“随我来。”

被点到的捕快也就讷头讷脑地跟着走。

“站住。”有点……腻歪的声音。

“不知大人有何吩咐?”几乎是那个声音刚刚响了半声,捕头王就已经转身把这句话说完了,得以和之前那个声音同时落定。

“你要去干什么?”

“不去干什么。”

“不去干什么你叫上这么多人?”

“叫上这么多人也不一定要去干什么。”

“你还敢狡辩!”

“下官没有狡辩。”

“还敢顶嘴!”

捕头王慢慢抬高了头,轻蔑一笑,说:“就顶嘴咋滴啦?”

……

空气一刹地凝固,整个衙门中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你顶撞上司!信不信我……”知州说不下去了,因为捕头王原本抬高了的视线正缓缓地变为平视。

“知州大人你很烦你知道吗?每隔个十天半个月你就要来撩拨我一次,每次撩拨到一半又自己熄了火。”捕头王走到知州面前抚摸知州的嫩脸。

“就差一分,只差一分下官就会冲动地杀了你……知州大人果然是惜命的啊,也对,不惜命可不是浪费了这张娘们的脸皮?”

捕头王单手握着知州的下颌骨,把知州拉到自己面前不到十寸的地方。

“往后,知州大人还是不要早起的好,免得夫人到布政使大人,你的岳父泰山那里,去告你的状。到时候若大人没了这脑袋上的乌莎,嘿嘿。”

说完,捕头王随手把知州扔在地上,官袍上的白鹤沾了污尘,好像一只瘦母鸡。

对于这一切,一众捕快没有任何人发表任何意见。

“走着。”

捕头王能把堂堂知州奚落成那副模样,是因为他着实有两把刷子。才出衙门不到两个时辰,捕头王基本已经把昨晚上发生的事理了个七七八八。

现在这里是外城区唯一一座还没有被推倒的佛塔了,但衙役们正在围着佛塔计算一些东西,计算着怎么才能最完美地把它推倒。

几乎是外城区的所有和尚都围着那座佛塔还有正在佛塔里“收集证据”的衙役,在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却迟迟不敢靠前。

前面说过,他们之前赖以生存的佛塔如今已经全都被推倒了,这是最后硕果仅存的一座,而里面已经没有了和尚,被推倒也只是时间问题。

“砰!”捕头王一脚踹翻一个和尚,带得和尚群一阵骚乱,然后让开道让捕头王通过。

而等捕头王真的进去了之后,和尚们很快就围拢了那个缺口,鼓噪的声音越发大了。

捕头王不悦地回头看了一眼。

和尚是胆大的,见捕头王好像有点在意他们,于是更加卖力地鼓噪。

他们会错了意。

“来人!把这群秃驴锁了!给城外的李知县送过去,他不是正缺挖渠道的壮力吗?我看他们正合适。”

数十杆长枪被举起,数把柳叶刀出鞘,枪尖刀尖都指着和尚们。

和尚们立时安静了。

“你凭……”有个肥肥胖胖的和尚明显想质疑一下。

“噗!”一杆长枪一挺,他的质疑没能完整地发表出来。

不用凭什么,反正和尚又没有家属之类的攀扯,有后台的和尚完全不用靠着佛塔,也不会到这里来。

捕头王走近自己的手下,手下们的衣甲内大多已经鼓鼓囊囊了。有人凑上来,走到捕头王面前,说:“启禀大人,果然不出大人所料,小的们已经找到了最后的六具尸体。”

捕头王跟着那个手下到了尸体面前,他们被堆在了佛塔里。这下,昨晚上失踪的兵士人数就对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