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 3 章-第2/4页





    孔嬷嬷本以为自己吐露密辛太多,今日必会被抹了脖子,没想到反而得了荣宠,轱辘着爬起来行礼谢恩。

    少年淡淡开口“今后不管哪位宫里的得了宠”

    “那也都是陛下给的福分。”老妇人深叩于地,劫后余惊“老奴必万事以皇上为重,绝不偏倚半分。”

    新皇即位,日子忽然变得快起来。

    先前册封前,礼部拟了三个年号。

    元徽,通衡,明隆。

    柳承炎择了第一个,心道徽有美好吉庆之意。

    元徽,望着万象更新,自初至终皆是祥和喜乐。

    当时年号一定下,后宫里传来裕德皇太后的贺信,几行祝语写得滴水不漏,字迹清隽含骨,看着像是练了多年。

    这位皇太后,想来便是他今后的新皇娘。

    便是血缘上毫无瓜葛,按照礼制身份,得称一声母后。

    虽然有心拜见熟悉,但宫中内外事务多如牛毛。

    直到入了年关,柳承炎也只与她见过四五面。

    太后年纪目测着四十有余,即便是远远坐着短谈几句,也能瞧见姿容雍华,进退有度。

    她便是当年那位被先帝冷落多年的正宫。

    虽是苦楚都传到了宫外去,但到底熬到最后,算是血斗之后的赢家。

    半年有余的功夫里,柳承炎将阖宫内外官宦认了个大概,上朝批折日益熟稔。

    他一直留意的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把距离保持的极好。

    白首辅,荀太后。

    白首辅自即位之后,便只有上朝时能碰见一面,较往日变得低调缄默许多,便是他因为政务把几个大臣叫进乾清殿里,也是答完告退,不多言语。

    荀太后蛰伏般推了不必要的一切事宜,除初一十五和节庆之外,一切晨昏定省悉数免了,推称无意耽误皇帝政务,一切以国事为重。

    转眼到了元徽二年,头等大事入了议程立后。

    直到这时,夏太后才唤宫女前去请人。

    “哀家思忖再三,为皇帝挑出三个人选。”

    三卷画轴挂于屏风前,墨笔丹青栩栩如生。

    柳承炎抬眸望去,旁侧太监朗声唱名。

    “忠国公荀擒华之女荀梅歌。”

    第一位眉眸清冷,生得杏眼绛唇,眉深肤白,发上缀着一枝赤珠流苏簪。

    她也姓荀

    少年抬眉似有询问,太后淡笑“是哀家的亲侄女。”

    “确实气态不凡。”

    “兵部尚书冯穆之妹冯润心。”

    第二位生得鹅蛋脸,柳叶眉,在画中璨然含笑,手折桃花。

    瞧着倒是有几分娇憨。

    “大学士曹章隐之女曹归”

    第三位较前两位,少了两分庄重,多出不少明丽。

    丹凤眼明润善睐,唇如红樱,手里捧着一盏锦灯,映得两颊含绯。

    柳承炎平日处理政务时,已渐有善断明决的作风。今日立在三个少女的画像前,罕见地有几分赧然。

    荀太后看在眼里,捧着暖炉笑道“正值岁初,钦天监也挑了好几个日子,正适合龙凤呈祥,帝后大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