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0217 处理-第2/3页
    
    乐乐所以没关系,我就是需要再面对他们一家阴阳怪气的骂而已。我能承受。肯定能,必须能。
    另一边,被老师抱着的小绒毛又遇到了校长。
    在校长的询问下,老师向校长解释了情况。
    老师“我是无法相信这么小一只猫能自己从家里跟到学校来的。我猜应该是被学生藏在书包里带进来的吧。时不时就有学生这么干。”
    校长“这次不一定。”
    老师“嗯”
    校长“我之前已经见过这只猫几次,它的活动能力相当不错,反正看起来独自跑几条街、逛遍全校一点问题都没有。把它给我吧,这事我来处理。”
    在一小师生们眼中,他们的这位名叫师隋的校长做事一向妥贴,也一向说一不二。
    师隋作为校长,名声呈现两个极端
    崇拜她的人觉得她特别有能力、有魄力,一定能带领一小走到不可思议的高峰,成为教育界的经典学习案例。
    但厌恶她的人觉得她冷心冷肺、完全把小孩子当机器对待。只看分数,不考虑小孩子柔嫩的心。并认为在她的祸害下,一小迟早要出大问题,会成为教育界的典型反面案例。
    而两方都承认,一小能成为本市名副其实的第一小学,师隋校长功不可没。
    对于那些评价,师隋的回应是一小学生们的分数、奖项,越拿越高、越拿越多。
    早已习惯自家校长风格的老师立刻把小绒毛转交到师隋手上,并说“它挺乖的。不吵不闹,也不挠人。”
    师隋“一只聪明的小猫。”
    师隋抱住小绒毛后,没有按照那位老师的计划去给小绒毛做身体检查、联系家长,而是回到了她的校长办公室、调出一年五班叶志乐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除了分班考试卷外,师隋能找到的学生主要信息是报名时由学生家长自己填写的内容。
    有些家长会写很多。从家长的职业、收入,到孩子曾获得的荣誉,包括几岁便能背诗、算数学题都写。
    但有些家长只写最基本的必填项,比如联系电话等。且写得极其简略,家庭住址只写到街道,不写门牌号。
    跟网购时留快递地址似的,生怕暴露了精确住家位置。
    师隋看到,叶志乐家长的填表风格就属于简略类。
    其实师隋对叶志乐这名新生的家庭情况有印象,甚至还知道叶志乐家长对于这种简略填写的解释“我们刚收养这孩子不久,其实也不是非常了解他。而我们家的家庭情况,还来不及对他的性格、学习能力造成深入影响。”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夫妻俩在填写亲生儿子叶材宝的表时详细到啰嗦,表现出了浓浓的自豪。
    乐乐的情况在这一届新生中无疑是比较特殊的。
    首先就是他的年龄,太小了,原本不应该让他今年入学,是他的监护人坚持说他能跟上小学进度,而且与堂哥关系好、不愿意在堂哥上小学后自己还留在幼儿园,所以才破例给了乐乐一个参加考试的机会。
    而考试结果证明,确实还行。
    考试结果出来后,还是师隋最终拍板说“既然考试合格了,排名还在前半截,那么号称唯分数论的一小当然便可以收他。”
    因为有过特殊讨论,所以师隋自然对乐乐及其监护人都有印象。
    师隋也还记得叶志乐的监护人来给叶志乐申请提前入校时提过,叶志乐的亲生父母刚去世不久,现在的监护人其实是叶志乐大伯一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