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误听而逃为下勇



  一队溃兵冲进一个镇里,见着值钱的东西就抢,抓起食物就吃,直到被乡老组织人手围住。

  “呔!哪里来的臭丘八?敢来俺们王家镇子撒野!晓得俺们王老爷是什么身份吗?!”

  溃兵到也不怂,一口浓痰送上。

  “俺管你是哪里的鸟人!爷们刚跟倭寇血战,败了,俺们王指挥使死国了,来你们镇子吃口东西,好回去跟倭寇拼命,再敢阻挠,办你个通倭!”

  乡民吓了一跳:“敢问军爷,来了多少倭寇啊?”

  溃兵顿了顿,回想起同伴说过有上千,便回复道:“无边无际看不到头,起码有数千人!”

  又补了句:“还都有甲,有火铳,厮杀很猛,个个以一当十。”

  乡老惊了:“当真?!莫要信口开河!”

  “俺开你个鸟!俺们王指挥使便被倭寇一铳打死了!”

  说着揣起一只烤鸭,向西狂奔而去。

  溃兵走后,镇里百姓收拾包袱细软逃命。

  乡老坐着马车逃到隔壁镇子上避难,来到友人家,友人大惊失色。

  “东床兄,你这是..........”

  “西门兄,别提了,倭寇打来了,有近万人,老朽镇子边上海门卫丢了,指挥使都战死了。”

  西门友人脸色煞白,只道声稍待,片刻后一大家子加入逃难。

  “快走吧东床兄,我在县里有朋友..........”

  ............

  窥一斑可见全豹,海门卫的溃兵逃窜进乡野,引发乡野动荡,除少部分自守外,大部分人扶老携幼投亲戚,又引发进一步的动荡。

  海门卫时数百,溃兵口中数千,到长浦镇子时已是一两万,到黄岩县时已是数万,再到台州府是十万倭寇进犯,一层层传到浙江巡抚王忬处,已经是倭寇海盗联军数十万了。

  王忬十分惊恐,不是在定海卫边上吗?不是被锁那里了?怎么跑台州府和温州府去了?

  匆忙下令,调宁台参将俞大猷部、浙西参将汤克宽部回防台州、温州。并上奏,请置浙南参将,起复罪将卢镗,统领广西狼兵土兵,戴罪立功。

  而在浙江明军各部回援前,地方上各知府知县自守吧,反正失地仕途肯定完了。

  这种安排不说残酷,至少让地方官胆战心惊。

  比如“前线”的黄岩县,知县恨不得挂印而去。县里有进来躲避的各种老爷,有收罗的溃卒,把县里百姓霍霍够呛,险些拼杀一场。而县外,无边无际的乡野百姓堵门,恳求进去躲避,时而溃卒捣乱,挑动着神经线,随时会崩。

  至于此事件的始作俑者,陈海正坐在长浦镇子里发呆。

  “伯父意思是我是倭寇,然后百姓们全被我吓跑了?”

  旁边的沈一石可急坏了。

  “千万不要看到我,千万不要看到我,通倭的罪名我可担不起.........”

  无视沈某人的跳脚,陈海更关心后果。

  “伯父,你估计官军大概要多久来围剿我?”

  沈一石长叹:“目下官军正与王直对峙,从定海卫那边过来,至少要一两个月吧。”

  “王直?什么五峰船主的就是他?”

  “然也。”

  陈海头顶一连串问号:“在当地作战,要一两个月?这么慢?”

  “老夫不懂兵事。”

  “好吧,那一个月对我来说够了。”陈海道,“姐妹们抓紧时间转运丝绸,到那些人跑光的镇子收集粮食盐巴,全部装船走人。”

  “是!”陈翠她们齐声应着。

  “伯父,我船要是还有空余,可不可以再来点丝绸填满?”

  沈一石质问:“丝绸丝绸,现在要老朽从哪里弄来丝绸?老朽要是弄来了丝绸,老朽可就真通倭了!”

  陈海擦擦脸上唾沫:“伯父,我不是倭寇,你不算通倭..........”

  “通匪也不成!”

  “我也不是匪.........”

  “..........”

  “要不伯父你到船上躲躲?”

  陈海提议沈一石断然拒绝。

  “老朽就在陆地上,至少有地方跑。”沈一石嘟囔着:“大不了是被你裹挟了绑票了...........”

  —————————————

  几百里之外的定海后所,驻扎在此的俞大猷正在计划怎么刺探敌情,怎么登岛,怎么聚歼来犯之敌,怎样把王直堵住砍下脑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