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三百年前的使臣



  石岸上,为防止崴脚,陈海一行不敢走快,用老头散步的方式走出很远,直到一处岔路口。

  “大姐,水面上似乎有船!”

  听到这话,陈海下意识将倭刀横在自己面前。

  戒备的缓步挪动,右手玉指紧握刀柄到发白,而当光明驱散眼前迷雾的一刻,陈海放松下来。

  眼前是条船没有错,但已经烂到不能再烂,还剩个屁股向空中撅着,其他部位大多成了断木腐木。之所以是屁股不是头,因为它宽。

  “烂成这样,停在这里有多久了?大姐,咱们不会闯到什么禁地,沾染上什么晦气了吧?”陈九说道。

  陈海淡然拾起根腐木,无须用力便断折,留下满掌木屑。

  “把一条船泡到腐烂,总归要百年之久吧.......刚好洪武永乐朝,说不定这里真是个藏宝点。”

  鼓动完,陈海拍拍手起身。

  “一条破船,没什么可看的,继续走,直着走不拐弯。”

  继续前进,许久之后撞墙,陈九上前触摸全是岩石,朝陈海晃了晃脑袋,无路可通。

  “折回去,走另一条路。”

  陈海并不气馁,探宝嘛,翻来覆去曲曲折折,正常啦。

  又是一段时间过去,陈海小队再次撞墙。

  不过这一次有大收获。

  不算宽大的岩洞里,火把照亮,遍地的骸骨尽入眼底,灰白的骨骼共同写出一个“惨”字,让众女看个胆战心惊,能连续做噩梦的那种。

  饶是陈海“见多识广”,也头回见这场景。

  稳住心神,仔细观察岩洞,陈海悠悠开口。

  “曾经这里有一场打斗,而且非常激烈,从分离的骨肢和现场的痕迹,都能得到佐证。”说罢,陈海从一具骨骼上取下一柄锈迹斑斑的刀片。

  “而且从骨头上来看,有很多被劈砍的痕迹,可以想象当时战斗的激烈,甚至人人带伤奋战..........”

  众女仔细认真聆听,还以为陈海要秀推理,来一出“心机之蛙一直摸你肚子”。不想说半截没了,开始围着岩洞不停的转。

  不能说是转,应该说“踱步”,钓鱼学博士狄仁杰同版踱步。

  踱步许久,兴许走累了,陈海来到一具骨骼前蹲下。

  “你们来看,这具骨骼很有问题,别的都有砍杀的伤痕,唯独他却没有;而且独自待在一处,远离战斗,应是孤老死去,很有问题。”

  说完,陈海定定神,猛地发出一声轻笑。

  “而且在身体下面藏好多石头,就像在守护财宝般,再没有问题,举动便显得有问题了。”

  一把推开白骨,陈海逐一取出隐藏着的石头,然后她又有发现,在石头的下面隐藏着一张枯黄的纸卷,还有一份在当初十分精细,现在非常破烂的袋状物,更增加了神秘感。

  陈海很想拆开纸张查看,可转念一想,当年张无忌先看书信,因而免遭一死。要是自己后看石头,会不会先被纸张里的毒毒死?

  陈海自己承认想法很荒诞,但转念一想........确实荒诞。

  “算了,稳一手稳一手。”

  陈海心里想着,选择先看石头,不是她穿越来后怕死,她怕万一自己真死洞里,身后的家人们可怎么办?陈禄她们武艺不精,要没自己保驾护航,下场可想而知不太好。

  拿起石头,上面刻着文字,每一块儿都有,还好是方块字,密密麻麻的使人眼疼,字体尚且清晰。借着微弱火光浏览,更换一块又一块石头,陈海的脸色渐渐肃穆。

  “你们想听故事吗?”被人扶起,陈海肃容问道。

  陈九搭腔:“大姐,石头上刻了什么?你看得那样认真。”

  “当然认真了,上面记录着这些人为什么在这里.........南宋德佑元年,蒙古破襄樊,大军顺流而下直驱杭州临安府,皇帝年幼,当朝首辅代替发诏令天下兵马勤王,又恐勤王义军不足以抗蒙古铁骑,再遣数路使臣,求救四邻高丽、倭国、安南、蒲甘等,要这些墙头草“尽藩邦之君义,除中土之胡尘”。”

  陈海指着那具骸骨:“这是出使倭国的宋使...........”

  陈冰听得很入迷:“后来呢?”

  “蒙古高丽的海军封锁海路,导致原先自宁波经釜山到博多的海路不通,故宋使向东驱大员岛,深入大海汪洋,再折向北,直接到了倭国君主所在地镰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