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三国风云-第2/2页



  白江口之战,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历史上中日两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交战,奠定了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让倭国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不敢对我轻举妄动。

  白江口之战于中华民族在半岛的战略意义只有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超越。

  百济和新罗之间的战争持续了数百年,在这弹丸之地的较量,互有胜负,谁也没灭了谁,也算奇迹。

  白江口之战,唐朝和倭国水军的加入也没看见力量对比的失衡。

  倭军参战兵力3.2万人,战船170余艘,唐军只有2万余人,战船数量也少一些。

  唐军刘仁轨的指挥,灵活运用战术,分为左右两队,以雁翎阵势将倭军团团围住,令其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

  激战两天一夜,日军战船被尽数焚毁,士兵非死即伤。

  传承六百七十多年的百济寿终正寝。

  高句丽一直是隋唐王朝的眼中钉,肉中刺。

  因为,高句丽时而假意依附,时而真心叛乱,有时骚扰边境侵蚀国土,有时阻断其它附国进贡之路。

  这首鼠两端之举,就像耗子在调戏猫,是对大国的羞辱,必伐之而后快。

  强大的隋炀帝四次讨伐高句丽均招铩羽,这是隋朝根基动摇的重要原因之一。

  唐太宗三次东征,李世勣、长孙无忌、薛仁贵都出场了,还是没能拿下高句丽。

  有趣的是,在半岛后代拍的电影里面,为了吹嘘高句丽的正义和强大,还虚构了他们的英雄用箭射瞎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只眼。

  “唐朝是韩国的!”

  哈哈哈!

  白江口一战,打败了倭国,灭亡了百济,更重要的是给唐朝进攻高句丽打下了一个桥头堡。

  大将苏定方出场了。

  唐高宗李治改变了思路,不像李世民一样从陆路或水路直击半岛以北的高句丽。

  三路大军,水陆并举,分进合击,在新罗的配合下,一举拿下平壤。

  高句丽被灭掉了。

  在唐朝的帮助下消灭百济和高句丽的新罗,向唐军发起了挑战,获得了半岛平壤以南的区域,朝鲜半岛进入了统一新罗时代。

  有点三国归晋的意思吧。

  后百济建立,后高句丽,朝鲜半岛进入后三国时代。

  他们的《三国演义》还带续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