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融资-第2/3页
在他本可以安然退休享受晚年生活的关口,一笔数年前的贷款坏账成为他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
他的女婿刘景十年前以他远房亲戚的名义开了一家名叫千鹤的公司,实际上这是刘景为截流捷达公司业务专门开设的公司,一开始公司偷偷赚了不少钱,刘景又不断钻营,通过疏通市规划局主要领导,获得了R市城市基础建设的业务订单。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刘景的野心越来越大,在他从规划局原任局长那获悉城东一块工业用地要更改使用性质为商业用地后,刘景挖空心思打通各种关系,拿到了这块地,由于整块地的购置价格远远超过了千鹤公司的财力,他压上了千鹤公司所有的家当仍然存在巨大资金缺口,他开始打起了岳父的主意。
他向董源儒提出要贷款一个亿,其中用于购地的资金是八千万元,另外两千万作为改商业用地出手后给董源儒的辛苦费。
董源儒没有抵御住刘景的诱惑,他托人核查了这块地的情况,证实了刘景的说法。董源儒觉得这块地变为商业用地以后,价值至少翻一翻,他银行的贷款稳赚不赔,加上刘景是自己女婿,应该不至于坑骗自己,而且如果赚了,女儿能过上好日子,他自己也能在退休后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于是,他打通了银行内审各个环节,在风险委员会的审核环节投了关键一票,一个亿的贷款就这样打到了千鹤公司的账上。
可是没料到,规划局的局长因为受贿被抓,这块经他手审核签字的土地使用性质的调整被认定无效,需要政府部门重新进行规划。
这一等就是四年,这四年里,光是银行贷款利息就压的千鹤公司喘不过气来,董源儒还偷偷为千鹤公司减免了四年利息,这些利息都被他以应收账款进行了挂账处理。他让会计部门通过不计提损失的方式规避报表上的亏损。
于是,这四年,他和刘景就被拴在了一起,彼此都无法独善其身。慢慢地,这种微妙关系还影响到了女儿的夫妻关系,以至于尽管看穿了刘景的为人,看到刘景公然叫嚣不会同意与女儿离婚,他也无计可施。
如此这般混过了每年年终预算和审计,但今年年底的审计他是无论如何过不了关了,因为今年是他在任行长的最后一年,面临离任审计,他再也没法隐藏这笔巨大的亏空了。最晚明年春节后,这个窟窿就要曝光了。
此前,刘景一直承诺一定会在他退休前解决,并且表示已经在疏通新任规划局局长朱孟庭,让新任的这位朱局长将这块地仍旧改为商业用地。
可朱孟庭是从规划局内部升迁的老人,对这块地渊源非常清楚,不会轻易重滔覆辙。从目前形势看,刘景并没有什么解决方案。
“如果按照你们的股票质押方案,我们银行需要拿出将近五亿的资金,这可不是小数目。目前据我说知,R市的银行业并没有这么大规模的股票质押贷款。”
“五亿其实只是一个滚动的概念,只要做一个五亿总额度的贷款合同,根据我们抵押进来的股票价值,按7折做补仓线。我们计算过了,年底只要五千万。”那个叫区晓华的男子说道。
“这么短的时间要走完行内的审批流程恐怕很困难。”
“这个理解,但是,董行长要知道,我们集团已经获得了云麓山的铁矿石开采权,云麓山铁矿的含锂率在国内首屈一指,这个已经被地质学家和相关铁矿石企业证实了。只要我们把这块资产以一定形式注入,那么现在的股价简直是白菜价。”区晓华不急不慢说着。
“这消息你透露给我听,不怕泄密吗?最近天鹅股份的走势可是不尽人意啊。”
“呵呵,董行长,股票走势我们并不担心,我们倒是担心董行长如何熬过年底审计这关,事实上,我们也在和其他银行接触。”
区晓华说的其他银行,其实就是章小茹父亲、也就是他的前岳父所在的银行--恒信银行,他们的资产规模远大于董源儒的城市银行。
“我们在比较那家银行放款快,当然,刚才说的事情我们希望董行长能保密。”
“伯父,我和董梓萱是高中校友,我知道一些梓萱姐的情况,要摆脱刘景,就要妥善处理您手里这笔贷款坏账,我们这笔贷款银行方面至少可以赚六千万,足够抵消那笔贷款坏账了,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发行可转债等方式让银行做债务重组,债转股这块光利息可能就能赚三千万,加上可转债本身随着股票市值增加的获利,您完全可以赚回两笔坏账的钱。我们还计划发行一行理财产品,绑定这个可转债,我们可以通过向您转售理财产品的方式锁定您个人的收益,如果加一点杠杆,您个人这块收益应该是千万数量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