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第 164 章-第3/4页



    荀晏笑意淡了些。

    荀缉是荀攸的长子,如今堪堪将要弱冠,与荀攸次子荀适皆在成都。

    自那日以后,大侄子就少有来见他,先前是因病急,其后为了起码表面上的避嫌,还是减少私下见面为好。

    大概是怕他一人无聊,荀衍就把荀绍扔了过来。

    为了三兄这片信任,他想着他怎么也不能让小侄子在他这儿不学无术,回头被考察课业时惨败而归,所以他只得硬着头皮拿出荒废多年的经学。

    所以当张鲁

    来时,看到了两个抓耳挠腮的人。

    “张公今日如何来此”

    荀晏如释重负,打发了小孩先回屋自习去。

    张鲁摇着头,盯着院中那年轻人的眉心看了半天,有些神神叨叨的模样。

    按照荀晏的认识,这些宗教人士是真的带点邪乎,也是真的信仰虔诚。

    上一个左慈说他命该早夭,虽是不好听,但若是没有一些怪力乱神的事,他本该五岁时就因病去世。

    他现在就怕张鲁也来一句他命该早夭。

    好在张鲁只是盯着他看了一会,并没有来一句铁嘴直断。

    这位曾经的汉中太守面相颇为寡淡,似是少有事被放在心上,连这会自己几近沦为阶下囚的状况也未让他如何,仍然我行我素。

    “乌角先生昨日离去,云游四方,临行前请君自重,下回未必有灵药救命,”他干巴巴的转述着,“他说君与我等道不同,不可为谋。”

    荀晏眨了眨眼睛,假装没有听到后面半句,只是道谢。

    张鲁似是没有离去的意思,在身旁数位侍卫的视线下仿若无人的转悠了两圈,最后看向了那位自许都而来的御史中丞。

    “东方之星愈盛,帝星依旧微弱,”他突然显得有些沮丧,“太平难致,吾道将延续。”

    荀晏过滤了他的话,问道:“张公以为曹公势将盛”

    张鲁这会显得很正常。

    “天下大势,瞬息转变,如何能说得清正如袁公十万重兵临官渡,谁人能知他会败。”

    “公似是善观天象,以此可知乎”

    荀晏尝试顺着宗教人士的思维问道,得到了张鲁隐晦的,像是看傻子般的眼神。

    他难不成是被资深宗教头子鄙视迷信了

    “我降与曹公无关,”张鲁坦然说道,“所降不过荀公耳,至于荀公如何想的,我不得而知。”

    荀晏看着他,心下猜测着大侄子究竟与他达成了什么协议,他倏而笑了起来。

    “公达今日将整治汉中”

    半月之期将至,荀攸既然答应与他一同前往成都,就必然会在此之前处理完汉中的事,例如不愿降,正在逃匿的张鲁之弟张卫,以及各种阴奉阳违的大族、祭酒。

    那也说明了为何今日张鲁会少有的来他这儿。

    “吾弟不善兵事,非荀公敌手,”张鲁神色平淡,似乎将有危险的并非他的弟弟一般,“只是终究是吾弟,恐其身死,故求见御史。”

    他没有什么外伐之心,他的功曹阎圃建议他割据汉中,以蓄资本,只可惜时运不济,竟是为人所擒。

    荀晏陪这位宗教头子喝了一盏茶。

    即使这位宗教头子一直一副温顺的模样,又信奉不兴兵戈,治国太平,但他也不敢真把他当成什么温顺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