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第 163 章-第2/4页



    他这几日在这休养,日子过得苦极了,具体就是每日只能进点寡淡无味的流食,他已经不识得正常饭食是什么模样了。

    “如何”左慈吃着东西含糊的问道,“五斗米教

    。”

    荀晏往后一躺,斑驳阳光透过绿叶洒在脸上,他确实很难昧着良心说这一切不好。

    “挺好的。”

    但与他所想的却不一样,他半眯着眼睛想着。

    五斗米教的行政体系与汉代的官僚体系全然不一样,神权治国,政教合一,他本以为公达得汉中后会废除这些,却未想仍然是以道人为管理者,甚至于自领了一个师君之名。

    几日来连见乡里,他心中略有明悟,那些教义与信仰已经深扎在汉中之民心中,纵使是大族豪强,也都信奉着五斗米教。

    “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汉中与巴蜀同俗。”

    他缓缓说道。

    不是不废除,而是难以废除,除非以暴力强行镇压,这种宗教对于百姓的蛊惑让他一瞬间想起了多年以前的太平道,直至今日仍有无数的黄巾余孽活跃在四分五裂的大地上。

    没个正形的道人似是看穿了他心中所想,他漫不经心提道:“与昔年太平道也着实相像。”

    “先生非五斗米教信众”

    左慈大笑,倏而又止住了笑意。

    “道人不过云游至此,与张鲁略有些交情罢了。”

    “不过”他话锋一转,“道人与君确有几分旧缘。”

    荀晏挑眉,他想他要是以往见过这等人,想来是很难不记得的。

    左慈低垂着眉眼,居高临下看着那大病初愈的青年,笑意浅淡,他说:“中平年间,道人曾在长社城外见过你。”

    辰鸡破晓,清亮的划破长空,惊起一片鸟雀声。

    “还有这等事”荀晏歪了歪头,神色仍是倦懒,“那先生可是太平道人”

    “我非太平道众,只是与其中一人关系匪浅,”左慈寻了块席子盘腿坐在了树荫下,“其人名为襄楷,可曾听过”

    “襄楷名士,岂能不闻。”

    只是这个名士得扩写一下,著名的方士。

    荀晏默默补充了一下,眼神中却未免带上了几分审视,多年过去,如今又提起黄巾旧事,他实在不得不小心起眼前这看上去豁达无求的道人。

    左慈仿若未觉,只是自顾自说道:“其师于吉道人所作太平清领书,上书于天子不得用,而后云游四方,得遇张角,遂有太平道。”

    “我与友人相识多年,友人逝后得其书,暂管多年。”

    那本直接启发了张角振臂一呼的政治纲领的书荀晏揣着手,他自然不会以为自己有什么王八之气在身,叫左慈一见钟情当即献书,他只是有些不妙的预感,叫他想着是不是该午睡了。

    “昔在长社时,稚子献箭,黄巾兵溃,横尸千里,京观如山,”道人的神色间似有悲悯,又似是全然不在意,他说道,“君侯如今回想起,有无悔意”

    “往事已去,先生何必再提”

    荀晏兴致缺缺,倦怠的又摸了一把竹篾把玩着。

    “君侯与荀公阻皇甫筑京观,焚尸于野,大抵心中尚有一丝悲悯之心,而今天下大乱,诸侯纷争,以兵戈制兵戈,何时能了”

    “诸侯残暴,聚敛财物,吞并田地,大兴杀伐,致使百姓皆苦,而今汉中之盛,君侯也得以见之,民诚信不欺,有病当自首其过错,义舍有米肉,行者可量腹自取,不受饥寒之苦,此不为太平道所谓之神国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