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第 151 章



曹操进军黎阳, 而西线战场配合作战的并州刺史高干却默不作声的隐去了身形。

 兄长说还需几日调集粮草,荀晏却觉无法再等了。

 曹操对于河东与关内的掌控度实在不高,何况那儿附近还有个临时炸弹南匈奴首领,若是被人突破了关陇, 那真是哭都没地方哭了。

 所以他临时点了一半的部曲, 让赵云领上人与自己轻装先行, 让应许带上剩下的人与辎重缓行。

 临行前,荀彧避开了其余人,陈述道:“赵将军乃河北人士,恐心中对于司空先前所为有所怨言。”

 曹操杀七万河北降卒, 让一个河北出身的武将跟随身负痼疾的幼弟同行,他确实不放心, 所以他希望荀晏能够考虑清楚其中利弊。

 荀晏垂眸笑道:“赵将军品性高洁,他既当日未离去, 我亦当信任于他。”

 荀彧听罢颔首, 也不干预幼弟的决定, 只是嘱咐道:“此行坎坷艰险,还望珍重。”

 天气转暖,远方飞鸟振翅而起,骏马打着响鼻刨着土,荀晏收回了视线,他扯了扯兄长的袖子。

 “先前所言门阀之见,阿兄不必放在心上, ”他说道,“是我过于激进了。”

 一个已然成势的统治阶级, 不可能陡然间被消灭, 就如过去的经验一般, 应该寻求的是平衡,温水煮青蛙慢慢消磨,将危害性放到最低。

 荀彧缓缓摇头,他叹道:“国家不可陷于门户私计。”

 背着光,荀晏看不清晰兄长的神色,但他却明了自己眼前站着的并非只是颍川荀彧,亦是如今的汉尚书令。

 他向兄长长揖。

 “与兄长共勉。”

 ——————————————

 北方经年叛乱,官道经久失修,急行下更是颠簸,荀晏被颠的半死不活,死活不愿坐车。

 他跟着大部队骑了小半天马,被典韦塞回了车里。

 ——大概是出于愧疚,曹老板竟然把自己的贴身保镖分了一个过来,这叫他感到非常的受宠若惊。

 “荀君还是坐车吧。”

 身形仍然壮硕的汉子如此叹息道。

 荀晏吊着半口仙气,与人争执了两句,得到了典韦敷衍且关爱的回应,他顿时委屈得回过了头。

 外头一身银甲,俊朗非凡的年轻将军亦策马而行,荀晏看了两眼,突如其来的心下感慨,眼神逐渐变质。

 赵云被他看得不明所以,忍了一会没忍住,凑了过来问道:“荀君有何事?”

 “感慨将军年富力强,”荀晏慢吞吞说着,“叹自身年岁渐长,不比年轻时……”

 赵云闻言眉头跳了跳,他仔细看了看这满嘴说着‘年老体迈’的郎君,一张娃娃脸怕是都能客串弱冠少年人,尤其是不蓄须便更难看出年龄了。

 他幽幽说道:“荀君说笑了,云虚长君侯几岁。”

 “……子龙莫非是诓骗于我?”

 荀晏一惊,他一向以为这年轻将军应当比自己小。

 赵云的眼神逐渐无奈。

 某种程度上,眼前人简直打开了他对士族子弟的新认识。

 “君尚且年轻,还请多加餐饭,养好身体,日后还长……”

 虽说如此,他还是认真劝慰道。

 荀晏觉得逗逗这个老实人将军怪有意思的,他有一茬没一茬和人聊着天,终于在夜幕降临前抵达了雒阳。

 再往前走,便是要出函谷,进入关中了。

 这会的雒阳已无昔日盛况,萧条冷落,城中百姓衣衫褴褛聚集在残破的房屋内。

 昔年董卓的那一把大火,浩荡的迁都以及连年累月的战乱让这座曾经大汉最为繁华的城市到现在都没有缓过气来。

 雒阳令急匆匆的带着吏民前来相见,只是神色间却带有惊惶之色。

 “匈奴单于呼厨泉率众作乱于河东平阳!袁氏所置河东太守郭援与并州刺史高干大举兵西征!”他喊道,“听闻河东已然大乱,不知……不知钟司隶能否应对……”

 荀晏一怔,转而神色间有些气恼。

 袁绍会对河东下手还在预料之内,征河东,向西联合关中诸将,确实是一手妙招,但袁曹之争,把南匈奴的人牵扯进来干什么?

 “不讲武德!”

 他低声骂了一句。

 他只能下令众人休息一夜,明早便启程。

 在雒阳获得了补给,赶在第二日,他们堪堪抵达了那座名为函谷关的雄关要塞。

 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滔滔黄河水声回荡在山岭之间,武人打扮的文弱郎君一步一步走上高台,峡谷间的山风极大,吹得袖袍鼓起,猎猎作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