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2 迷茫的探花郎-第2/3页



  正月初一朝会,按照惯例,凡在京七品以上官员都要到宣德殿外,向皇帝叩贺新春。寅正刚过,翰林院掌院学士就带着全体侍讲和翰林在宣德门外列队守候了。卯初,宣德门开放,官员们按照官阶次序进入了殿前广场。由于是冬天,又是在户外,北风刮在人身上,象刀割一般疼。官员们一个个被冻得瑟瑟发抖。新晋翰林蒋清合已经四十多岁了,身体孱弱,本就有咳喘的毛病,在寒地里又冻了这么久,眼前发黑,身子发软,一头昏死在地上。跪在旁边的翰林们赶紧把他扶起来,拍打呼唤。宋启愚看了看蒋清合的脸色,摸出一个小药瓶,拔出塞子,抱着蒋清合给他灌了几口。宋启愚对众人说:“他是受了寒,喝下药,休息一会儿能缓过来的。等下了朝,再调理调理就没事了。”果然,蒋清合喝药之后,很快就醒了。他一边拱手一边说:“麻烦列位了,我没事。时辰快到了。大家回去,跪迎圣驾吧。”说着,他便再次郑重地整理好衣冠,跪地等候了。

  卯正时分,同泰帝穿着整套冠冕,摆着全副仪仗,威风凛凛地来到宣德殿。群臣尤其是低品次臣僚们个个心情激动。他们三跪九叩,山呼万岁。皇帝升坐后,高声说:“众卿平身。赐新年贺词。”白晨双手捧着一道诏旨,送到跪在御阶下的王克明和张文辉手上。王、张二人向皇上磕头后,转过身来,朗声读到:“吾皇继位,振兴朝纲。奏凯柔然,平定北方。远夷归化,太平中央。为民安乐,减债安邦。五谷丰登,九州同旺。开科取士,干吏封疆。清除奸邪,魑魅震惶。……睿智天子,皇朝永享!”读完新年贺词,百官向天子再次行了三跪九叩首大礼。同泰帝宣布退朝,并在乐曲声中走下了金殿。贺岁大典顺利完成。

  按照钦天监测定的时辰,同泰帝命令白晨将贺岁诏书分赐各部,以示皇家受命于天和光明正大。白晨先派出几十名太监去往他处,而他自己则带了一份召旨往翰林院颁赐。翰林院的一众官员听说来使是大太监白晨,以掌院学士为首的所有人急急出了登瀛门前来迎接。官员们一个个笑颜如花,恭敬至极。白晨也不多言,大模大样地走进正门,穿过讲习堂和过厅,最后将圣旨供奉于内堂之中。期间,翰林们不断向白公公献殷勤。白晨也只是点头致意,偶做应答。当白晨离开翰林院的时候,全体翰林更是跪送公公出门。

  白晨刚要登车离开,从街口走来几个七品服色的官员,为首的正是宋启愚。原来啊,由于蒋清合在散朝后身体支撑不住,宋启愚和童道生、朱昌海、冯肖文、金杰等几名翰林便请示了掌院学士,先送蒋清合回府修养,再回翰林院当差,故而迟到。宋启愚见钦使是白晨,赶忙深施一躬,退到了路旁。朱昌海本欲下跪,金杰小声说:“按朝廷规矩,钦使宣旨完毕,官员不应下跪。我们该按宣道的礼数晋见。”于是,几名翰林也长躬让路见过了白晨。白晨从车上下来,还了几位翰林一躬,笑着说:“宋大人,几位大人,新年好哇。”翰林们赶紧也还礼,答说:“白公公新年好。”白晨又对宋启愚一拱手说:“宋大人,皇上有话让咱家单独问你。其余官民回避。”童道生等人不敢抗旨,赶紧拱手别过白晨回翰林院去了。

  白晨沉稳地向前走了几步,笑眯眯地看着宋启愚说:“三月不见,恩公在京城还住得惯吗?”宋启愚躬身说:“恩公的称呼,下官实不敢当。某在汴京一切顺遂。敢问公公,圣上有何话问在下?”白晨呵呵一笑说:“咱家只是编了几句谎支开他们罢了。咱家叫您恩公确实出自本心。咱家虽是阉人,但基本的伦常,咱家都懂。既然恩公不愿声张,那么以后咱家在公开场合还称呼您为宋大人也就是了。”宋启愚又一躬身说:“下官多谢公公体谅。公公有何赐教,还请明言。”白晨压低声音说:“前番在山西,咱家已告知恩公,咱们这位皇上是最看重脸面和声望的。现在,恩公既已在朝为官,就更得把咱家的话记牢。否则可是要招祸的。”宋启愚点头说:“公公放心,宋某绝不敢拿救驾之事到处卖弄。”白晨又说:“恩公啊。前些时的大都督一案,那陈松昌之所以被赐死,一是因他兵权太重,皇上忌惮;二是因他功劳太大,遮掩了圣上的光芒;三是因他不知收敛,时常招摇;四是因他曾轻慢当今,遭到记恨。所以,咱家才说圣主难侍啊!”宋启愚被白晨的话惊得打了好几个寒颤。他望着白晨,一时不知怎样回话。白晨又说道:“恩公一定觉着奇怪,咱家为何对恩公如此看重。”宋启愚点点头说:“公公明鉴,宋某确实困惑。”白晨凝视着宋启愚,又说:“不瞒恩公,咱家的高祖曾避居光裕二十载。可以说咱家几代人都欠着宋家的人情呢。起初,咱家也想着,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抑或是给光裕寨送些银子、求些赏赐就算报恩了。可在咱家亲身涉险时,我才明白钱物有时候什么都不是,而对于品行高洁的恩公来说,就更不值一提。故此,咱家才要全力地帮助恩公,回护恩公。不过,咱家对恩公也有个小小的请求,即在国家危难时,请恩公挺身而出,保我大周国祚。”宋启愚没有想到,这个看似仗势弄权的大太监会对社稷如此忠诚。他身施一躬说道:“公公用心良苦,宋某感激之至。请公公放心,但使国家有难,宋某必定倾尽所能。”其后,两人又扯了几句别的话,才拱手分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