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顺喜他们按照线人提供的消息,提前埋伏在他们选定的交易地点。就在他们要交易的时候,顺喜他们打保安团一个突然袭击。前来接货的人和保安团的人全部被擒,一车的烟土和几大箱银圆也收缴。
第二天,江城各各家报纸陆续登出保安团贩卖烟土的消息。整个江城为之震惊。学校的学生们开始纷纷走上街头游行请愿,要严查贩卖烟土的的罪魁祸首。蓝图初极力推脱,还找来保安团的几个替罪羊。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次烟土被抢,让蓝图初遭受很大损失。他隐约感觉这应该是顺喜带人干的,他发誓找机会把大龙山的农民保安大队给干掉。
江边寨的学校正式开学了,袍哥会的子弟和大龙山的后代都送来上学,一下子居然人满为患,教室都坐不下了。顺喜这些年因为贴补大龙山和办学,把他父亲留下的家底全部花光了。,他决定向袍哥兄弟集资兴学。
袍哥中的一位姓宗的大爷,是负责酒坊堂口的舵把子,近些年积累不少财富。宗文庆很有头脑,他知道要使宗家的财势长盛不衰就必须培养下一代接班人。于是他积极参与集资,成为私立江边学校最大校董。有了宗文庆的钱,江边建设工程进行迅速,学校规模又再周边扩充地方,规模是原来的两倍,占地面积达到150多亩,在整个江城也是学的着的学校。
江边学校按照规定宗文庆出任校董事长,顺喜和关爱玲任校董。关爱玲帮忙聘请当地有名教育家李济仁任校长一职,同时封李济仁为袍哥五排,也就是袍哥会的师爷。江城一大批教育界的精英都随李济仁到江边学校来任职。有了宽大的场地和知名的教师资源。江边学校一下成为江城人争相求学的首选。
学校办成后,国民政府的长官,特派员都参加剪裁,特派员还带来了南京的嘉奖令。表彰宗庆文的善举。
李济仁出身贫苦农家,自幼聪颖好学,是重庆大学毕业生,年仅30余岁就已成为江城教育界远近闻名的人物。李济仁自担任江边学校的校长后,就十分注意延揽人才,学校教员中进步人士居多,还有几名地下党员。久而久之,江边学校竟成为地下党的联络站和活动中心,后李济仁也因此被牵连,差点送命,经地下党营救才脱离险境。李济仁治学有方,学校培养出了不少人才,有几名热血青年还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特派员感觉袍哥会在江城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想要彻底征服他们,必须用心研究袍哥会成长过程。经过调查,他终于弄明白袍哥形成之初,正能量可能多一些。随后,负能量渐渐显现。袍哥是旧中国三大民间帮会组织之一,亦称哥老会。据称取《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义而命名。袍哥会(哥老会)发端于清朝初期,盛行于民国时期,在四川、重庆存在了100多年,最多时曾拥有1700万会众,成为一股巨大的社会潜势力,在四川近代史上具有独特的影响。但袍哥会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有清水和浑水之分,彼此互相看不起。
其实“清水”和“浑水”本质一致。作为百年沿袭发展的大帮会,自然会有其特有的信奉理念、组织架构、行为规则以及语言习惯,长此以往,形成了袍哥文化。有人称,袍哥是游民生活的产物。袍哥文化是“袍哥组织及其成员因其游民化”的生活状况和行为方式形成的“反主流”的意识形态。袍哥文化传承的是背离正统、主流文化的“小传统”,其核心理念是无原则的义气至上。纵览袍哥的百年发展史,不无道理。
袍哥是社会边缘角落游民自救、互救的产物,不被主流社会所承认。其以“讲豪侠、重义气、解衣推食、急人之急”相号召,以私力救助对抗主流社会。同许多帮会一样,其初始阶段往往正能量多些,一旦做大,则负能量渐渐显现。所以特派员决定先给清水袍哥正名,让他们成为合法的身份,然后再收拾浑水袍哥。
袍哥在与主流社会对抗的过程中,分化成两种不同的袍哥——清水袍哥和浑水袍哥。清水袍哥大都有正当职业,“奉公守法、讲义知礼”是基本条件,以开明士绅、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居多,一般扮演扶危济困、维持秩序的角色。浑水袍哥则成分复杂,恶霸、土匪、强盗、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是职业土匪。也就是“清水者皆有恒业,颇具名望。官绅子弟,亦有侧其间者,不过籍以联络征逐。浑水者则杀人越货,直是盗贼,然不敢入城。城内皆清水一种,豪霸者有之,无从抢劫不轨之举”。“清水皮者,树党结盟,自雄乡里,专尚交游,不事劫掠”,“浑水皮则良莠不齐,大率藏垢纳污,敢于触法犯禁”。实质上,这只是清水、浑水行为方式的不同,“袍哥”本质是一致的。浑水袍哥打打杀杀,独霸一方,横行乡里。清水袍哥勾勾搭搭,用的却是软刀子,穿州入府、贿赂公行、包庇违法、包揽词讼,貌似清流,为害尤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