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六章:细水长流
    
    然而只有纵观全城的人知道。
    然而盛京乱透了。
    看着一片祥和,但一个有奴隶制支撑起来的社会暗地里又怎么会是什么和谐社会呢?
    除了旗丁被军事架构给绑为了一体之外,更大规模的国民,奴隶群体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从未断绝过。
    而旗丁们的矛盾也不可能不存在。
    但由于旗丁内斗适用军法,所以他们的矛盾也渐渐转移到了各自名下的奴隶身上。
    一环二环是旗丁的地盘,上头又主张通婚与各自交流,并以最为完善和包容性相对较强的汉文化作为主流,自然和谐。
    二环以外就不一样了。
    一等奴和大量外来移民与劳工的地盘,各自在自己主子和东家的指挥下整日龙争虎斗。
    “就死了俩?那今天还真是个好日子,之前火器杀人的事儿查的怎么样了?”
    “罚银五十两已经交到账上了。”
    焦伯庆闻言摇头叹息:“记下吧,越来越无法无天了,火铳都落奴隶人手里去了,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的,要给陛下送去。”
    “嗻。”
    刚说外,外头就有缇骑进来了:“大人!城北聚众斗殴!有一百多人!兵马司给拿下之后在斗殴的人身上又搜出了火铳!”
    “死了几个?”
    “有一人中枪,但现在没死。”
    苦恼的一扶额,焦伯庆摆摆手道:“记下记下!告诫城内各区再流出枪械就直接按区罚奴,让兵马司搜二等奴的宿舍!还有注意出入!这个月才开头呢!再来一出那他们就别干了!”
    “嗻!”
    处理了糟心的成年人,再看未来的花朵自然心情就会好上许多,增添些许期待。
    焦伯庆看完了由镶黑旗做模板,进而开办专供旗丁子弟九学识字的学校现状后,面上愁容终于松缓了些。
    果然还得是惩罚机制啊。
    奖励机制对部分顽固的旗丁一点用都没有。
    上头又不能强行命令适龄人就学,因为一旦强令了,那执行起来不免会出现诸如一刀切或不看情理盲目执行的情况。
    只能是惩罚机制,外带扶持。
    不去上学的适龄人如果不交上纸面证明或往粘杆处说明缘由,那就得罚款!若家庭困难,证明考察后可免费就学。
    相对强硬,也相对柔和。
    “细水长流的活儿啊。”
    这边辽东办小学,只教识字。
    而南边大明内部的知识学习环境可就要比辽东好出不知道多少倍。
    但王承恩要暂缓制造宝船,转而要办学这事儿吧。
    受到的阻力不是一点半点。
    隆武否决了水师的组建,那么王承恩也就觉得自己可能距离使命到来的那一天还有些遥远,所以就开始了朱由检交代的另一个大计划,大目标。
    那就是办一所大学,巨大的书院。
    不独属于儒生士人的书院。
    这也是一件让王承恩想想就浑身战栗的大事。
    可在大明,知识=士子=东林党。
    大方向上,这个等式是被‘科举制度’给锁死了的。
    东林都不需要去封锁知识,因为他们掌握的是科举制度下的晋升渠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