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1)回信



  说话到这里,柳长街停了下来。像是一个说书先去一般看了看周围听故事的人。

  喝了一杯茶后,他却并没有接着再说下去。因为没有人问他,“然后呢?”

  因为周围的人,已经听得入迷,也入了神。似乎都还在方才的故事里,没有出来。

  白不来客栈的大堂里突然变得很安静,大家都在看着放在太守阿布拉花桌面上的那块玉璋。

  玉璋在大堂通明的灯火下,仿佛是活的。透出碧如海水般的光泽。那光泽很柔和,显得很宁静。光芒也很耀眼,又显得很热烈。

  “却说这六道掌教令牌一直都是在掌教手中。后来阴差阳错,机缘巧合,传至中山王刘秉忠手里。

  “刘秉忠在蒙哥汗死后,助忽必烈战胜了阿里不哥,夺取了大汗之位后,建大都八臂吒城。”

  “在忽必烈亡故之后,刘先生归隐,玉璋自然也应该在他手里。只不知为何会传出来玉璋会在临濠府?”

  郭来在沉默中接着说道。他的话,似乎解释了这少年时当过和尚的刘夫子,与这块玉璋之间的关系。

  却又带着疑惑。

  所以在说话间,郭来有意无意间,看了一眼柳长街。

  “家师有天下山喝酒时给弄丢了,”柳长街见郭来看着自己,随口淡淡接道。

  “这个都能弄丢了?!”方天听了一怔,觉得很不可思议。

  “是个东西都有可能弄丢了,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柳长街面无表情,用手拿起杯刚添的热茶,理所当然般,仍是淡淡说道。

  郭来听到他说,沉默了片刻。片刻沉默过后,他似乎也想通了。

  虽然并不知道他是想通了那句,“是个东西都会弄丢。”的话。

  还是想通了柳长街对,“丢了也无所谓,”的淡然。

  他也淡淡一笑道,“只要人没丢,其它的,倒也没什么所谓。”

  他让自己不再去想那个问题,于是转头对着太守阿布说道,

  “而大人,想要得到这块玉璋,想必是早已知道它的来历与意义。从而想把“天轮六道”这个组织收入手中。”

  “再派出信使联络城外那个,‘上万户府’的驻军。”

  “一明一暗,打算起事夺城,两路同行。于是才演了这么一场杀人封城的好戏。”郭来接着道。

  “哦?!”太守阿布手拿起玉璋轻轻把玩着,眼睛也盯在上面,并没有看郭来一眼。

  “你倒是仔细说说?”他依然只将眼睛盯着玉璋,但心思似已却不在上面,淡淡的问道。

  “原来的城门老军,就是大人派出的信使。之后大人又派土方离杀了他。”

  “杀人在很多情形下都是为了灭口,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灭口过后又将尸首装扮成太守模样,或者是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是穿成太守的常服。”

  “穿成这样出城,若不细看,也会容易些。”

  而“杀太守”,却是为了能够名正言顺封城,从而不让众客商出城。”

  “毕竟太守的死,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死的无论真太守,还是假太守。封城,都已经足够理由。”郭来又补充道。

  “那么我又为何要扮成老军,难道这一天城门的风雨下来,是为了听你的猜测故事吗?”阿不拉花看着郭来,冷笑着说道,他已不耐烦。

  “但在没有路人发现。或者,马匹没有送回来假太守尸首前,却没有封城的理由。为防止玉璋走脱出城,于是大人便假扮成老军,自守城门。”

  “而这连续几天的雨,路上也少有行人。所以,大人也只能守在城门里等,等着尸体的出现。好在这马识途,托着尸体转了回来。”

  郭来说完,微微笑了笑,看向太守阿布。

  一时间寂静无声,只听见门外的雨声。众人目光都集在太守身上。

  “老夫杀人夺玉,本以为可以绕开官府,自然拿在手里。在城门,一是为守住城中客商出入。另外一点,却是为了防着你。”

  “却还是不防被你们发现!”只见太守阿布沉默片刻,看着手里的玉璋,叹了口气说道。

  “防着我?”郭来不解,皱了皱眉问道。

  “最好的防备,就是将人盯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他没有说出敌人,也许他还并没有将郭来当成自己的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