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炸弹”级的游玩补贴
王安再次躬身,准备组织语言再辞。
朱由校心说你现在可是我推动天下大势转动的“支点”,怎么可能放你离开?你身位关键,我这边又是刚起始,怎么都得“勉为其难”啊。
走过去亲昵地拍了拍王安的臂膀,继续抢话头:
“大伴岁数不小,平日有事多让下属去做,不要把自己累着了。
下次奏对,大伴记得带个书记员,把奏对之事都记下来。省得大伴到时还得诸般琐碎都要记心中,费心费力。”
看了看迟疑着还要说话的王安,朱由校决定扔个“炸弹”“炸”这老油子一家伙:
“孤,也不会一直拖牢大伴做事的。
大伴60岁后,看自己身体情况,可减少职事。
也可以荣休。”
朱由校说着指了指桌子的马车模型,继续道:
“大伴如是荣休,喜欢什么就做什么。
喜欢院子就院子,喜欢美食就美食,喜欢外面走走玩玩,孤就发本诏书给你,奉旨巡察也罢奉旨游玩也罢,都可以。
到时让匠作们给你打一套行座/住宿/膳房/警卫等功能齐备的马车队,外型内饰也做得漂亮一些。在外行走也与在家没啥太大区别,让你60岁也可安心乘车,看遍这大明的山山水水。”
朱由校挑了挑眉梢,扔出了“炸弹”级的诱惑:
“奉旨游玩的话,你每行一里,孤补贴银子5两给你。
内帑出钱,千里一结。
可立合同,绝无戏言!”
王安终于失仪,目瞪口呆。
按新皇的这个意思,60岁就给他彻底自由了。
这个虽然很吸引,但也比不上5两银一里的游玩补贴啊。
皇帝给的这个银子,虽然还比不上他出去一趟一路搜刮多,但也没少多少。
就按牛车的速度算好了,一天舒舒服服走30里150两银子到手,可以买2匹马,或者2个14、5岁的黄花大闺女了。
从京城到洛阳,王安传旨也跑过一次的。全程基本都是平路,差不多2000里地,跑了有十来天。如果是游玩,那当然安车当步,走个2月3月不算短,4月5月也不算长。这一趟随便跑跑,就小1万两银子到手了!
这一算,王安自己也吓一跳!
这个银子数量可不小!
要知道宝和店等6大皇店一年才上交5万两银子呢!
况且皇上这银子也不影响他收孝敬银子啊。奉旨游玩当然也可以随时玩回京城,回到皇帝身边。那他就一直是那个皇帝的大伴,而且是被供起来养着的大伴。
这个身份境况,只要是个当官的就没有拿捏不清楚的。
孝敬银子怎么少得了?!
更重要的是,皇上补贴的这银子,不能以常理待之。
说个不客气的,他王安完全可以把这银子敞开装在马车上,放在车队的最前面大刺刺地行路,就这样明晃晃地昭告天下。
要是碰上强盗,那算他王安倒霉;但要碰上哪个不开眼的官员或平民,他王安就手拿起车上的银子,可以不分青红皂白地砸在那些人头上。
他们都不敢拿手挡!
这银子自带光环和特权加成的!
朱由校看着王安有点儿发呆,只是来回看着他和马车。哈哈一笑,拍了拍王安的臂膀,说道:
“大伴。游玩的事,你慢慢考虑,这个不急。
车都还没造出来呢。
等车子造出来了,大伴先用用看,有感觉了再决定也不迟。
估计怎么也得个几年,才能凑齐适合大伴出行车队所需的所有车型呢。”
新皇这么白花花的“补贴银子”一亮,王安也不好意思再搞“大伴”委任的“三辞三让”了。
再说他“三辞”虽然有点说不上,都让皇上抢了话头,但“三辞”的态度是有的。
而皇上那边就更厉害了,“三让”可是做得都很到位,而且是层层加码,第三“让”更是拿出了实打实大把的银子。
这要再往外“辞”,王安自己心里也过不去了。
躬身行礼:
“谨遵皇喻!”
朱由校哈哈一笑。
此事即定,开局大好!
王安转头再看向马车模型,就忽然觉得,它也没那么“粗陋”了。
毕竟司礼监太监,马车和马车队的区别,王安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儿数的。心里粗粗这么一过,就觉得这马车队可能简单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