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花开》下:花语外传(一十三)-第5/5页
陈方春回到屋内,王诚冉在洗菜,刘桂花和面,陈方春接过王诚冉洗过的菜,在案板上切过,又去勾动炉子,炉火露出火苗,再去拿锅刷过,王诚冉把油盐递过来。陈方春说:“诚冉真懂事,知道帮大人做饭。”王诚冉说:“我七八岁就帮妈妈烧火做饭的,我也会炒菜。”陈方春说:“是吗?今天咱炒两个菜,一个你来炒,一个我来做,看谁做的菜好吃。”刘桂花说:“王诚冉,陈教授给你下战书了,你敢接吗?”王诚冉说:“这有什么不敢的,我先做一个菜。”陈方春说好,在一边看王诚冉烧干锅,倒油,放葱花横丝,再放青菜,翻炒,放些水,再翻炒,彩色稍微一变,便起锅。陈方春说:“刘嫂,你教孩子做的吗?”刘桂花说:“没有,都是她自己在一边看着学去的。”陈方春说:“诚冉,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会干活的学生更会学习,你的学习一定不错。”王诚冉正要说话,刘桂花说那边说:“我家冉冉听话懂事,学习全校前十名的。”陈方春看王诚冉露出得意的脸色,紧跟着夸赞了几句,他知道,什么样的孩子都渴望被人肯定。
吃完饭,王诚杰跑回来,陈方春说问王诚杰怎么回来的,王诚杰说自己从奶奶家来的,陈方春又问,没人送你吗,王诚杰说,不用送,我一个人认识路。陈方春对刘桂花说:“不行啊,孩子不能一个人往家跑。”刘桂花说:“你这话让我想起你曾经说的让孩子从小有温暖感,嗨,没办法,村里的孩子都这样,这家串到那家,山上山下的跑,没大人跟;你说的也有道理,村里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真的不懂的什么是关心,是爱。”陈方春说:“你看许多回忆母亲父母爷爷奶奶的文章,包活那些大家的文章,基本上没有这类细节,都是些长辈如何劳累如何辛苦,如何给孩子们做好吃好喝的,关心生病等等的,但少有长辈与晚辈的陪伴朋友般的情谊,切磋技术文化。一个民族的习惯就在细节处显出它的特点特长,甚至希望与未来。”
刘桂花看看王诚冉去里间写作业,王诚杰在那里看着玩,就问陈方春:“你说老年女性性压抑,七八十的人了,还有性?”陈方春想大笑,却又忍住了,说:“老年人当然有性啊,即使没有那种生理**,你看武则天六七十岁上身边围满了面首;唐明皇七十多了,还离不开杨贵妃。姐爱俏鸨爱钞,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依赖多是心灵的满足生理上的羡慕;再说,这个性也不完全是生理上的,是人性。”刘桂花“啊”一声,说又是人性。陈方春说,孩子在,不讨论了。你不是问我那天下雪写诗了吗,今天上午哼写出来,我给你写下来。
刘桂花拿来一本厚厚的记录本,看着那封面和书页都发黄了,猜想可能是刘桂花以前的日记本,等刘桂花翻到一页空白,在上面写下一首七律:
元月十日踏雪寻梅
北方山上两飞龙,一望在西一望东。
银甲银盔闹雪海,红霞红日隐形容。
老夫蹀躞玉蝶舞,童子欢欣黄犬腾。
更喜冬梅吐蓓蕾,危崖九里香玲珑。
刘桂花默默念过一遍,问陈方春,最后一句什么意思,陈方春说:“危崖是北方庄东西北三面的山崖;桂花又叫月桂、丹桂、木樨、九里香,这是写你攀岩撬那块石头,就是最后两个字玲珑,那块七窍玲珑玻璃心的石头,又暗含饱绽蓓蕾的红梅的香气。”刘桂花无声的拍着双手,高兴的说:“以后你就叫我九里香吧。”陈方春看看刘桂花,心里一动,说:“好。”又问她:“下午你二哥和他岳母去我那里,我给她们端茶送水,你有些不以为意啊。”刘桂花说:“这个你也看出来了?”陈方春说,是不是嫌我说话迂腐,刘桂花说:“你说的啊,我没这意思。”陈方春说:“可能习惯了,我在写一部古代题材的书,那里边有很多这样的客套话,竟带到现实中来了。”刘桂花说:“我说呢,怎么那么酸。”
本章完